深秋时节,作为丰富“快乐星期天”主题活动试点的武陟县乔庙、詹店二镇,农田稻谷飘香,农家好戏连台:党建戏、暖心戏、文化戏、和谐戏、增收戏,戏戏有主题,本本见精神。“五台戏”开“唱”以来,激浊扬清,旧的思想顽疾应声而破,新的价值信仰应势而立。
破立之间,彰显的是武陟县对少数群众有困难得不到很好解决、有不平得不到很好排解、有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保障、有就业致富愿望得不到很好满足等诉求的准确把握;激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力量。
激扬的力量迸发在“五台戏”的“执行导演”村两委。活动开始后,乔庙、詹店二镇各村两委在县、镇两级党委领导下,针对不同的群众诉求,设定颇具针对性的戏曲唱腔。
“主角”唱好党建戏。各村两委依托党建阵地,积极修缮、改造、提升村组织活动场所,通过搞好党务公开、举行新发展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建设村史馆、开展“挂党旗、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活动等形式,唱好党建戏。
慈善唱好暖心戏。各村依托镇慈善分会、村慈善工作站,建立慈善幸福院,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化农村养老事业。群众如遭遇重大灾病、学生上不起学等情况,在帮助群众用足用好政策后群众仍有困难的,及时送去精神慰藉和资金援助,学生考上学时及时送去奖学金。
搭好文化台,唱好文化戏。依托乡村文化超市、村文化广场、乡村传统文化传习中心等,定制精神文化生活套餐,让群众经常享受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依托红白理事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
创新社会管理,唱好和谐戏。依托村民调中心、一村一警、镇信访办公室和司法所,在群众有纠纷需调解、有诉讼需援助时,及时依法、入情入理地予以排解。
紧扣时代脉搏,唱好增收戏。依靠驻村干部和“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尽力克服群众创业就业的困难,及时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力争消除零就业。
活跃在田间地头、村镇街道的一个个戏班子,精心安排演出时间,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不等,但凡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各个戏班子加大戏份,在人员密集的地方搭戏台、唱大戏,为当地群众送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大餐。
破立之间,凸显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凝聚的是万众一心奔小康、全民追寻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党建戏“建”出农村“新地标”。今年年初以来,詹店镇共计投入250万元,按照统一门头、统一安装版面、统一桌椅板凳等标准对辖区内党建阵地进行改造升级。詹店镇何井村投入28万元新建的面积1200平方米的党建阵地,已经成为该村的标志性建筑。“不光是俺村,整个詹店镇夜幕降临后最亮的地方一定是党支部所在地。”何井村村民何增光颇为自豪地说。
暖心戏“暖”出群众爱党情。乔庙镇韩村村民陈璐璐因患肝衰竭需要换肝,当家境贫寒的他接过县慈善协会、县民政局、镇慈善协会送来的3万元救助款时激动地直说:“感谢党,感谢政府!”
文化戏“化”出农村新气象。“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喝酒赌钱”,这句顺口溜一度是乔庙镇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乔庙镇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用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非遗项目杨氏洪拳流传于乔庙镇杨洼三街一带,近年来拳友发展到五六百人,但囿于场地所限,无法正常开展活动。“镇里把俺村废弃的一处公共场所改造成了杨氏洪拳研究会,为我们传承这个非遗项目搭建了一个‘大舞台’!”杨氏洪拳第二十四世传人杨战军说。
和谐戏“和”出“邻里一家亲”。从单位辞职却拿不到工资这样令人头疼的事,乔庙镇马村村民赵秋红、宋小英就碰到了,但他俩没有苦恼多久。“当我们把情况反映给镇调解人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后,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赵秋红说。
增收戏“增”出脱贫新动能。乔庙镇后赵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侯喜芳,在焦作市汇力康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就业,不仅每月能拿到2000元工资,还不耽误照顾家人。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侯喜芳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