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军)11月1日上午,一辆挂有“2018年焦作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走基层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条幅的国民体质监测车驶入河南理工大学,停在了校园餐厅门前的广场上,吸引了过往师生驻足观望。
“这辆长约13米、高近5米、宽近3米的大巴,价值150万元,车上载有各种体质监测设备,无偿为市民进行体质监测,对市民的体质成分和亚健康项目进行监测评定。同时,专家现场给出合适的‘运动处方’。”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会长毛庆对记者说,这辆国民体质监测车是我市唯一一辆大型体质监测车,车中配有先进的体质监测器材。由于这辆大巴的体型太大,出入很多小区非常不便,所以只能有选择地进入一些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为市民服务。
此次体质监测全部在车内进行,虽然表面看上去与普通大巴并无两样,但车厢内却是别有景象,它的车体内装有国民体质监测最先进仪器,可完成包括血压、身体成分、骨密度、血管硬化度、心肺功能、亚健康等6个测试项目。据工作人员介绍,所有监测项目都是无创伤、无辐射,整个过程安全、高效。
活动现场,前来进行体质监测的教师络绎不绝,随着工作人员的引导,大家依次有序地进行各个项目的监测。测试结束后,每人都会得到一张报告单,上面明确指出了个人身体机能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健身意见。
“体质监测非常有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自身体质状况和进行针对性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非常有帮助。”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教师殷楠对记者说,她经过体质监测后,专家指出她的腰腹脂肪堆积过多,虽然她在哺乳期间,但仍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随后,专家给她出具了一张适合她现状的“运动处方”。
“目前很多人对健身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健身就是减肥。其实,成人在25岁以后,其肌肉代谢率以每年1%的速度逐年递减。所以,在减脂中适当增加肌肉是科学的健身方法。”负责身体成分监测的工作人员赵博思对一名前来进行体质监测的教师说。
“他们既是工作人员,也是运动学的专家。”毛庆说,负责进行体质监测的这些工作人员都是我市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均是考取了国家级职业资格的健身教练,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退役的国家队运动员。
“国民体质监测不是看病,也不是体检,而是对个人体能、机能的评估,对其科学健身提供指导。”市体育局副局长宋国宪说,国民体质监测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持续、定期地开展这项工作,可以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的体质状况、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为大众开展科学健身活动提供有效的健身指导和健身科普知识宣传,把握全民健身和健身效果的动态信息,为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我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我市体育部门会定期组织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增加健身设施,打造10分钟健身圈,有针对性地组织和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市民不断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
据了解,为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我市高标准建成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并配备了先进的测试仪器,投资150万元购买了一辆国民体质监测车,方便为群众进行体质测试。目前,全市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站覆盖率达100%,每年市、县两级定期培训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100余名,每年各类人群体质监测总量平均达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