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较一般人群显著增高。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日前,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利用药物涂层球囊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可明显降低患者再狭窄率和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此项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入新时代。
据该院专家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主要与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年龄等因素相关。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是微创血管腔内治疗,可通过球囊扩张、放置支架治疗病变,恢复血管通畅。但是,管腔再狭窄问题仍然是此项技术的主要缺陷,特别是对于股腘动脉硬化症患者来讲,其主要原因就是血管内膜增生。随着国内药涂球囊获批上市,标志着外周药涂时代的来临。这项技术在扩张病变血管的同时,将药物释放在局部的血管内膜,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提高血管通畅率,减少再狭窄的概率,为下肢缺血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更多选择,让更多下肢缺血患者获益。
另外,药涂球囊与金属支架植入效果一样,但其应用范围更广,为后续血管重建提供更多的选择。而对于放置支架后血管再次狭窄的患者,利用“药涂球囊”技术进行治疗也有不错的临床效果。
日前,该院血管外科医生团队在主任苗新泉的带领下,采用“药涂球囊”技术成功治疗两位患者,其中一位患者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另一位患者为长段支架内闭塞病变,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