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月19日至26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在多方配合下,顺利完成了2018年度焦作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工作。近日,《2018年度焦作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报告》出炉。至此,该中心对焦作观测点首轮为期5年的周期性监测圆满结束。通过监测,焦作旅游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这份报告进行系列解读,记者带您一同寻找答案。
今年的监测活动,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焦作开展的第四次监测。和过去4年相比,今年焦作旅游有哪些新变化?
如果说2017年度焦作全域旅游发展初见成效,那么今年的监测则发现,焦作旅游产业转型变化显著。
为让游客晚上也能游览景区,云台山景区开发了“夜游云溪”旅游项目,依托云溪谷本身的场景,结合3D灯光投影,运用当地陪嫁妆村的故事,将整个项目的开发融会贯通;我市把“太极圣地 山水焦作”品牌形象的建树当作引领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云台天阶国际饭店、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嘉应观旅游区、青天河服务区项目被列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青天河景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云台山精品帐篷营地、兵盘村和陪嫁妆村高端民宿酒店、矿山修复试点、体育小镇等项目正在规划设计;度假游方面,云上的院子、云武堂等高端民宿度假小镇已经运营,云台山综合旅游度假区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一系列动作表明,我市在不断落实全域旅游的方方面面,旅游产业的转型变化十分显著。
立足“旅游+”做文章,提升旅游体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我市在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是赢得了游客的肯定。
《2018年度焦作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报告》显示,近5年的游客调查数据表明,游客对焦作旅游的体验和满意度总体上在不断提升。监测团队对比各方面评价数据后发现,游客对焦作旅游资源、城市形象、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安全与健康方面的评价较高。与2015年、2016年、2017年相比,今年游客总体满意度达75.17%,说明大部分游客对焦作旅游发展持认可态度;具有向亲朋好友推荐焦作旅行意愿的人也比去年增长约5%。
此外,监测报告还反映了目前我市游客的现状:以中青年为主,以休闲为主。在这部分群体中,山水、太极拳、空气等相关词语概括了他们对于焦作旅游形象的印象。
监测得出的这一结论,与今年我市重新制作的焦作旅游形象宣传片的定位不谋而合。该宣传片以中青年为主要受众人群,站在游客的视角设定故事情节和线索,带入游客体验感,通过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引导游客到焦作休闲度假。
由此可见,我市越来越注重旅游形象的打造和宣传,特别是休闲度假目的地的营造。
然而,客源市场以中低端为主,阻碍旅游业转型升级,是目前我市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容忽视。
监测结果表明,我市旅游客源主要是中低收入的中青年群体,游客的消费水平较低,对我市旅游收入提升的推动作用有限,不利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资本累积进程。同时,我市旅游中低端客源市场的现实背景与国际化定位相矛盾。要推动我市旅游业向国际化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价值,必然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相关旅游产业的产品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但转型升级带来的消费门槛提高,可能会导致客流损失,具有较高的客源流失风险。因此,客源市场背景是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阻碍。
如何破解?监测报告开出了一剂药方:发展康养旅游市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监测报告建议,可以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成熟的旅游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城市、旅游、乡村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养生”等多元化新业态。同时,将休闲度假市场与养老保健旅游结合,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康养地”,依托自身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太极文化资源、怀药资源,鼓励支持医疗保健机构、养老机构、保险机构等社会机构和组织共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大力发展康养、保健等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