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给孩子们上课,海洋和开越都没按时吃过晚饭。俺心里过意不去,就给他们送些水果、点心啥的,他们却做成水果沙拉分给了孩子们。这不,家里刚蒸了包子,俺送点包子让他们先垫垫底儿。”11月5日19时许,在温县招贤乡上苑村村委会的扶贫“微课堂”教室门口,该村村民王娟把热气蒸腾的包子端到扶贫干部赵海洋和吴开越的面前。
该村的扶贫“微课堂”是由温县河务局驻村第一书记赵海洋和帮扶队员吴开越主办的补课班,学生囊括全村已脱贫户、贫困户家庭学生,夏季每天20时至21时、秋冬季每天17时30分至19时,为孩子同步补习文化知识,并进行励志教育。课堂从今年8月初开班起,每周周一到周四风雨无阻,收到明显的帮扶效果,获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我们都喜欢来这里上课。”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林欣怡说,“谁学习认真,老师就给他发铅笔、橡皮、作业本、字帖;谁家长来接的晚,老师就陪着在教室里练字,村里有些大人晚上没事也会来这里看书、练字。”
“自从村里有了扶贫‘微课堂’,俺都不用花钱让孩子们上补课班、才艺班了。住校的高年级学生没有开学前,每天都有20多个孩子来上课,现在还有10多个学生呢。”村民林小龙说,“俺家孩子来这里上课后,变化很大,在外帮助别人,在家抢着干家务,还经常给俺上关于人生价值的课呢!”
“扶贫从娃娃做起,教知识又长志气,还能带动大人的干劲儿。”该村党支部书记林世江说,“别看海洋年轻,村里修路、光伏发电工程、危房改造、大病救助等活动,哪都有他的身影。这个扶贫‘微课堂’,坚定了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学生武碧柔上小学6年级,她有两个年纪尚小的弟弟、妹妹,家里是2016年的脱贫户。“碧柔去‘微课堂’上课后,好像瞬间长大了,不仅知道自己抽时间学习,还主动照顾弟弟、妹妹。”武碧柔的母亲王娟说,“孩子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我在家照顾孩子们。前些天,村里扶贫和环境整治工作比较忙,碧柔放学回来后就催着我去帮忙,说以前大家帮助我家脱贫,现在我们也应该回报社会。”
13岁的王淑驰也是其中的一个学生,因父亲王红光有严重的肝病,孩子一直闷闷不乐。“‘微课堂’时间有限,课下老师还会一对一进行辅导。”林世江说,“淑驰不管是从精神面貌、个人卫生,还是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改变很大,他不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经常搀扶着父亲出去锻炼。”
眼下的上苑村,在扶贫“微课堂”的带动下,党员群众主动看报学政策,学习农业科技,分享致富经验,不仅在村委会的教室学习,就连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处处都能看到群众自觉学习的情景。
(崔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