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安全经纬丨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安监系统集中开展党建培训活动
图片新闻
市安监局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督查
公 告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变卖公告
招聘公告
通 告
通 告
建设特色小镇 助力脱贫攻坚
冬季安全提醒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特色小镇 助力脱贫攻坚
□张秀丽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特色小镇具有强大的脱贫带动功能,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建设特色小镇,发展旅游业,助力脱贫攻坚。

  特色小镇助力脱贫的可行性

  国家与地方出台支持政策。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建设特色小镇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对此,国家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这些《通知》《意见》精神,河南省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焦作市出台了《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八项措施》,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以及《焦作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为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机对接提供了特惠性的政策,大力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支撑有力、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色小镇。

  深度贫困地区具备旅游脱贫的资源优势。在河南脱贫攻坚的地理版图上,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山一滩”偏远地区,具体到焦作,有20个有资源优势的贫困村被纳入文化和旅游部建档立卡贫困村名单,成为乡村旅游特色村培育重点。其中,博爱县许良镇于庄村、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武陟县大虹桥乡南张村、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和槐树乡马吉岭村被确定为2018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焦作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北部山区聚集了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知名景区,这些地区也是贫困村庄较为集中的地区,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正好可以取特色小镇之长补深度贫困地区之短。周边贫困乡村如果能够抓住特色小镇旅游要素外溢的机会,就可以形成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带动周边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特色小镇具有“产+旅+城+人”的功能优势。在行政规划上,特色小镇可以是非镇非区,也可以是在建制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业集聚区。在功能定位上,特色小镇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特,产业特而强,具有唯一性;色,传承历史文脉,生态宜居;小,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镇,是镇非镇,既有城貌,又有乡音。发展特色小镇,实施旅游扶贫,不仅注重经济上扶贫,更注重精神上脱贫,实行“扶贫+扶智+扶志”的多重扶贫。这样做,不仅可使特色小镇的发展可持续性增强、返贫率降低,而且更关注小镇居民的获得感和主体参与度,使小镇居民脱贫而不止于扶贫,在结果上更加注重造血式扶贫,激发小镇居民脱贫的内生动力。

  特色小镇助力脱贫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通过规划引领、旅游对接、资金倾斜、技能培训等方式,在建设特色小镇的同时兼顾旅游脱贫功能,将乡村旅游规划融入全域旅游规划之中,对云台山景区附近的一斗水村、平顶窑村、双庙村、陪嫁妆村等贫困村的旅游发展进行通盘考虑,发动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嘉应观、影视城、陈家沟等景区以及蒙牛乳业工业旅游区与脱贫攻坚任务进行对接,明确景区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在景区内设置贫困户帮扶摊位,拓宽贫困户农产品代销渠道,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在争取旅游发展资金、安排旅游公共项目时向有条件的贫困村倾斜,使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同步规划,并不断加强对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让旅游扶贫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助力脱贫已取得明显成效,修武县云台山镇岸上村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有20余名从事旅游服务的农民获得“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称号;修武县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云台山镇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镇”;博爱县寨豁乡青天河村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修武县云台山镇岸上村依托云台山景区发展农家乐,年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博爱县孝敬镇双庙村等不少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脱贫;孟州市西虢镇“老家莫沟”、博爱县许良镇于庄“竹艺小镇”等一批优质乡村旅游品牌蓬勃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带动了景区周边村镇脱贫致富,也带动景区沿途乡镇通过发展民宿、采摘以及建设观光农庄等实现了脱贫。

  特色小镇助力脱贫路径的建构

  加强特色小镇脱贫的顶层设计。特色小镇建设与深度脱贫攻坚,是由政府统一布局,有意识、有规划、有步骤、有目标推进的系统工程,与传统旅游扶贫思路相比,特色小镇脱贫工程把关注点从事中、事后转向事前,更多地体现了顶层设计理念。以特色小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前期可行性规划尤为重要,要建立“特色小镇+扶贫”领导小组,制定特色小镇推动脱贫攻坚的具体目标,不断创新组织机制、扶贫资金精准导向机制、干部考核机制、脱贫评估机制、扶贫监督机制、扶贫对象退出机制,真抓实干,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地。

  深挖产业优势,促进产旅融合。深度贫困的“三山一滩”地区应深挖资源优势,培育富民特色旅游产业,要运用市场机制和“旅游+”思维,以“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电商”“旅游+互联网”“旅游+民宿”“旅游+自驾游”等形式,实现旅游产业的跨业界深度融合;要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民俗习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特色产业,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促进旅游产业与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要深挖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赋予建筑风格、自然风光、产品品牌的文化灵魂,在内涵上提升特色小镇的档次和地位。

  促进深度贫困地区与各类特色小镇有机对接。要开发各类特色小镇旅游功能,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貌等旅游资源优势,以科普教育、观光游览、娱乐体验等方式,将工业旅游深度嵌入高科技类特色小镇。要做好深度贫困地区与各类特色小镇对接工作,就业扶贫应体现差异性,一部分可直接参与旅游经营和相关服务活动,一部分可保持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并对其后代进行技能培训后安排就业,彻底阻断代际贫困。

  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发展特色旅游,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促进百姓增收致富,进而带动区域性脱贫,将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