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结对帮扶用真情 精准扶贫暖民心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爱心救助让他开启新的人生
“三步走”带民奔富路
小花生结出致富果
产业扶贫如何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对帮扶用真情 精准扶贫暖民心
——焦作物资局驻曹村帮扶工作组“挖穷根”侧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驻村帮扶工作组帮助村里建立了养鸡场,并介绍苏得新到这里打零工。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本报记者 王 颖

  村民贫困记心间,百姓冷暖挂心头。无数次与村民促膝长谈,无数次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驻村以来,焦作物资局驻曹村帮扶工作组组长陈相如,组员申鑫、陈金川3人,行走在修武县周庄镇曹村的每个角落,他们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送到基层,把各项服务送到贫困户的心坎儿里。

  “驻村帮扶工作组对俺家的帮助太大了,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11月7日上午,记者到曹村采访时,贫困户苏得新正在他打零工的养鸡场喂鸡,这个养鸡场是驻村帮扶工作组帮助村里建的。得知记者来意,他放下手里的活儿,高兴地与记者聊了起来。

  苏得新今年46岁,媳妇常年有病,不仅吃药花费大,还需要他在身边照顾,因此他不能外出务工,家里一贫如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苏得新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12月,焦作物资局驻村帮扶工作组入驻后,先到他家走访。

  精准扶贫要从根上解决问题。了解到苏得新有一点电器维修的经验,驻村帮扶工作组帮他申请参加了维修技术培训,之后帮他在村里申请了公益岗位,负责村里公共设施的维修和道路保洁,月收入700多元。在他的主动要求下,驻村帮扶工作组介绍他到养鸡场打零工,他每月能挣二三百元。

  “原来每天过得浑浑噩噩,看不到一点希望。现在不一样了,我有了工作,还能抽空到鸡场打个零工,挣钱多了,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苏得新说。如今,他媳妇看病基本不花啥钱,他每天在村里干完活,不耽误回家做饭、照顾媳妇。

  苏得新家里的变化只是驻村帮扶工作组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曹村有155户、630口人,其中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该村被确定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驻村帮扶工作组到村后,找准帮扶工作的切入点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着力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投入18万元修建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改造提升村民活动室环境;在全村党员家门口装上荣誉标识,增加党员责任感,带动全村凝聚力的提升。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5月,该村成功摘掉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驻村帮扶工作组针对该村贫困户的情况,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为贫困户苏法清家里送去暖气炉,请农业专家为他家的葡萄园提供技术指导;为贫困户苏新河提供就业岗位,使其年增收7000多元;为贫困户李春玲的女儿联系特殊教育学校,帮助李春玲实现就业;邀请河南理工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市中医院到曹村为村民免费义诊,并多次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免费向贫困户发放价值8000余元的药品……

  结对帮扶用真情,精准扶贫暖民心。焦作物资局驻曹村帮扶工作组“挖穷根”、解民忧,给曹村带来了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