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武陟·修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县领导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筑牢根基显活力
图片新闻
修武县召开国家卫生县城复审 省级技术评估工作反馈会议
修武县发展“旅游+民宿+扶贫”推开群众致富门
修武县部署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
图片新闻
周庄镇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根基显活力
——武陟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年来,武陟县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求突破,抓典型、育亮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品牌战略,以“当先锋、做表率”主题活动为抓手,以农村党建“六大工程”建设为载体,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抓主责、明主业,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该县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选准活动载体,明确推进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助推全县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开展“当先锋、做表率”主题活动,以作风建设促责任落实。今年年初以来,在全县开展了以抓党建、转作风、促落实为主要目标的“当先锋、做表率”主题活动,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倡树“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坚持各项重大工作五大班子全面参与、共同担当,成立25个重大中心工作推进组,建立“一周一安排、两周一评价、四周一通报”推进机制,每个组由县委常委或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牵头、五大班子领导参与,全员上阵抓落实。

  大力推行“2+16”专项行动,夯实高质量党建发展根基。该县制定《关于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高质量党建的实施意见》,形成“2+16”专项方案,即1个高质量党建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1个“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和以解决问题、务实管用为目标的16个具体方案,着力构筑高质量党建的“四梁八柱”。

  积极推进基层党建清单化、项目化管理,助推党建责任落实。细化出台了“两清单一规范”规定,在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抓党建工作职责;建立乡镇(街道)月党建工作例会和季度工作台账制度,并分类制定乡镇、农村基层党建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考评细则,实行季度督察、随机抽查、排名通报,不断压实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

  补短板、促提升,抓实农村党建各项工作

  在从严从实落实好“逐村观摩、整乡推进”“设星定级、评星晋级”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该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的“自选动作”,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建强村级组织班子。抓实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县级干部联乡包村、乡镇班子成员联片包村、机关干部包村联户、村组党员干部包户到人的“四级分包”责任制,成立县、乡、村三级资格审查机构,建立村级初审、乡级复审、县级联审的“三级审查”机制,圆满完成了村(社区)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建立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倒排查整顿机制,排查确定了20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15个后进村党组织,县级干部挂点,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蹲点整顿,推进转化升级;选育村级后备干部,采取党员群众推荐、村级组织评选、乡镇(街道)党委研究审定的办法,选拔确定了709名后备干部,采取一对一跟岗锻炼、到乡镇(街道)站所挂职锻炼等措施,提高工作能力。

  强化农村干部管理。健全农村干部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农村干部“一述一评一考”机制和工作补贴绩效管理办法,围绕重大中心工作,每半年对村两委会干部开展一次述职评议,确定等次。加强农村干部培训,换届选举后,对新一届1900余名农村干部进行了培训。

  高标准建设党建阵地。2015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6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8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级党建阵地206个,实现了全县村级党建阵地全覆盖;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和农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村级党建阵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基本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的管理办法,采取随机调阅、明察暗访等方式,促进“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等基本科目的规范落实;促进作用发挥,建立佩戴“共产党员”标识、党员公开承诺、党员积分定星、党员“一编三定”等制度,设立“共产党员户”1600余户,6000余名“无职党员”编组上岗;多方位教育培训,依托远程网络教育平台、“武陟党建”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和县、乡两级党校以及村党校分校,围绕党建基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精准扶贫等方面,培训农村党员1.2万余人次。

  抓党建助力脱贫攻坚。抓力量配备,结合村(社区)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对64个村级脱贫责任组人员进行了调整;结合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调整选派了106个驻村工作队、67个帮扶工作组。抓党员联户,组织2313名有帮带能力的农村党员干部与3874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抓驻村管理,印发《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等文件,定期不定期进行暗访检查,先后对不胜任工作、表现较差的10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召回调整。抓关心关爱,每年组织县级干部对所分包乡镇(街道)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走访慰问,每年为驻村第一书记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并进行一次体检。抓工作考评,制订考评方案、细则,采取公开述职、民主测评、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的办法,每半年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脱贫责任组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使用的参考依据。

  抓拓展、求创新,不断丰富农村党建内涵

  该县以“六大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行“党建+”,拓展党建服务功能。

  实施“党建+慈善”。坚持把做好慈善工作作为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先后在全县347个村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村级慈善工作站;围绕解决农村“养老助小”问题,累计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15所,服务老人3300余名,受益人数达3.2万人,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0所,560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得到有效关爱;积极探索“党建+慈善+扶贫”模式,募集慈善资金3590余万元,开展了慈善医疗救助、慈善教育扶贫、慈善产业扶贫“两送两保”等帮扶活动。该县已连续4次荣获中华慈善奖。

  实施“党建+文化”。充分发挥村级党建阵地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作用,坚持功能集聚,累计建成文化广场305个、文艺舞台140个,完成347个村的广播村村通工程;开展广场舞大赛、百姓宣讲直通车、舞台艺术送农民等群众文体活动4780场。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定期开展道德讲堂进乡村、道德模范及“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

  实施“党建+平安”。建成县、乡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立村级群众工作站347个,聘请“五老”人员1240名,全县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起,无访村达到240个。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受教育群众达25万人次。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着力净化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实施“党建+清廉”。依托市、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何塘家风教育基地,对全县3000余名村、组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培训,在37个村建成廉政文化阵地;完善和规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三资”管理、农村干部“勤廉双述双评”等制度,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对10项19类权力规范了运行流程;出台《压实基层“两个责任”实施意见》《阳光公开百分制考核办法》《履行“两个责任”全程纪实管理意见》等,构建了“四化四责”责任体系。

  抓投入、强保障,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抓投入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有效保证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强化制度保障。推行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考评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乡联村、县直单位干部驻村联建、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分片包村、村两委会干部包组、农村党员联户”的五级网格,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对网格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管理,形成“网格管理、条块结合、层级负责”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连续4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六大工程”的实施;按照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为农村干部提高工作补贴标准;分别按照每村每年1.2万元和1万元的标准,落实村级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分别按照每月660元和每年1万元的标准,为驻村第一书记落实工作补贴和专项工作经费;按照每年10万元的标准,为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落实专项扶贫资金。

  强化机构保障。整合各乡镇(街道)原有的党建工作资源、团建工作资源和电教工作资源,本着“一体化打造、一体化运行、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建立了集党建、团建、电教三位一体的办公场所,并明确每个乡镇(街道)从事党、团建专兼职人员不少于4人,壮大了基层党建工作力量。

  冯振乾 郑腾啸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