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股寒流袭来,焦作气温骤降10摄氏度,但这并未影响市豫剧院到修武县周庄镇曹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
曹村,位于修武县西5公里,历史文化悠久。古代,曹村在卫河上游,河水清澈,河道平直,适宜运输。唐代时期,曹村水运业渐渐兴起,并有着承运军粮调转的功能。装卸水运货物,劳工甚多,慢慢形成了漕口码头,店铺林立。到了宋代,这里的水运业达到了顶峰,河面上又建起一座石桥。此时,曹村承担着大宋都城开封的皇粮转运功能,漕口常住人口已达到几千人,渐成村落。货船云集,货场繁忙,粮食堆积如山,装运工来来往往,盛夜不息。明朝后,曹村水运逐步衰落。
曹村村委会大院的文化墙上记录着该村的显赫历史。
如何让这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村变成“文化富村”呢?
2017年,焦作市物资集团公司驻村工作组入驻曹村。一年多来,该工作队结合曹村实际情况,帮助该村党支部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还帮助村里新建了图书室,打造文化大院,使这个古村再掀文化新风。
最近,焦作市物资集团公司又专门邀请市豫剧院到曹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让村民们足不出户便可观看一场高水平演出。
当日天公不作美,为确保村民正常观看演出,焦作市物资集团公司驻曹村工作组组长陈相如、驻村第一书记申鑫、曹村党支部书记苏根虎等冒雨搭棚。
14时30分,市豫剧院到曹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正式开始,首演豫剧《大祭桩》,晚上又演了一台戏曲综艺节目,戏剧、独唱、变脸、板胡等节目异彩纷呈,轮番上演,近五个小时的演出给村民们带来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天气虽寒冷,台上演员们的演出却一丝不苟。台下的乡亲们看得聚精会神,并时不时地大声喝彩,热烈鼓掌。压轴节目是国家二级演员、市豫剧院首席板胡演奏家胡勇独奏,弓弦翻飞,或缓或急,胡勇人胡合一,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全场掌声雷动。胡勇盛情难却,再奏一曲。
“这是俺在村里第一次看到这样高水平的演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乡亲们就爱看充满乡情乡韵的豫剧,感谢冒着严寒演出的演员们。”村民苏福运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