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允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发生突发意外事件的概率明显增加。如果有人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后,现场目击者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急救技术对患者进行救助,为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或许有一些悲剧可以避免。但是,由于公众对急救知识和方法不甚了解,往往等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一些患者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
针对这一现状,从今年6月份起,博爱县人民医院抽调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深入企业、社区、学校、事业单位等地,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水平。
普及心肺复苏是我们的责任
“心肺复苏是一项由麻醉医生发明的重要急救技术。心脏骤停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4~6分钟后会对大脑和其他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患者有可能转危为安。因此,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在医院内主要由麻醉医生和急救医生来实施心肺复苏,但是80%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医院以外,第一目击者是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或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能正确及时地实施心肺复苏,就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因此,在公众中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方法对于拯救生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博爱县人民医院院长洪念国介绍。
今年6月初,经过系统的筹备和部署,博爱县人民医院抽调急诊科的精兵强将成立了急救知识普及宣教队,该院团委书记石铜锤担任宣教队队长。
普及心肺复苏我们要实效
6月7日下午,该院急救知识普及宣教队一行7人来到博爱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动,受到该公司员工的欢迎。
“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后的4~6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如果患者在4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生还率可达60%;一旦超过6分钟,生还率不足10%;超过10分钟,几乎无生还可能。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公民,首当其冲就是救人。那么,该怎么救?”当日15时,在该公司办公楼3楼会议室内,该院急诊科主任朱志新给70余名员工作了一场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讲座。
8月30日9时许,博爱县机关人员集中办公区内,该县各局委办工作人员共100余人聚集在一起,认真倾听博爱县人民医院急救知识普及宣教队队员的讲解。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在实训环节,该院急诊科护士牛利杰、孙晓晓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心肺复苏整个流程进行了现场演示,大家围成一圈观摩,随后进行现场练习,医护人员则蹲在旁边进行指导,直到练习者的动作完全正确为止。“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在紧急关头有可能帮助别人挽回生命。”博爱县机关事务局后勤服务中心主任王红星感慨地说。
金隅水泥公司、水务公司、燕京啤酒月山分公司、新开源公司、青天河景区、月山中学、光智中学、育才学校、粮食局、公安局……每到一处,朱志新都结合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牛利杰、孙晓晓等人就心肺复苏整个流程进行现场演示,对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技术要领进行详细说明,并现场与员工展开互动,逐个进行培训指导。博爱县房管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杜荣欢在牛利杰的辅导下很快掌握了心肺复苏整个流程和要领,她高兴地对记者说:“突发事件在我们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我早就想学习相关急救知识了,学会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解决,这样的活动对我们太有用了。”
普及心肺复苏我们依然在路上
截至目前,博爱县人民医院急救知识普及宣教队走进机关、厂矿、学校等地,先后开展知识宣教17场,共对3000余人进行了培训。
“喂,县人民医院吗?我们想邀请你们来我们这儿做一期培训……”如今,不少单位通过媒体了解到相关消息后,纷纷向该院发出邀请。该县某游泳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这里曾发生过溺水事件,深深知道掌握心肺复苏对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县人民医院开展这样的培训太及时、太有必要了。”
“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大家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能力,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有人需要抢救的情况,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急救知识去挽救患者的生命。此次活动虽然接束了,但接下来我们将进行长期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石铜锤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