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山楂的味道
冬天,握手取暖吧
冰菊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创收
真情帮助贫困户
捐款献爱心 共救职工急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冯河学校开展环保 之废物利用活动
图片新闻
公 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冰菊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创收
本报记者 徐金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1月14日,记者到修武县郇封镇后雁门村的云台冰菊园,只见1000余亩冰菊像菊海一般,甚是壮观。田间,近500名村民穿梭于花海,采撷、装运,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采一桶冰菊4元,每天采个十桶八桶的,能赚几十块钱。”今年58岁的薛阿姨,边说边飞快地采摘着鲜菊花,放入跟前的桶中。不一会儿,她就采满一桶倒入提前准备的采菊筐。她说:“在这里干活心情舒畅,还能赚取生活费。”

  为了绽放的冰菊,市云台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了不少研究。据该公司董事长宋晓龙介绍,冰菊采用的是微生物种植技术,不用农药、不施化肥,土壤是“活”的。从地里抓起一把土,大约60%是微生物。

  在提供植物营养方面,主要使用生物菌肥,既提供营养,又改良土壤;在杂草防治方面,全部靠人工进行;在防治菊花病虫害、地下害虫方面,主要采用生物杀虫剂、黄色诱虫板和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手段防治,由于采用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不仅实现菊花绿色健康发展,还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除了从事冰菊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外,还增加了体验、观光服务,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有关贫困户在产业、就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

  “由于我们的生产过程全人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公司提供固定就业岗位100余个。每年3~11月份,每天平均需要生产工人50人。在10月、11月份大花期,每天用工人数在500人左右,用人高峰每天最多用1200多人。”宋晓龙说。

  如今,冰菊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创收,农民参与冰菊种植、采摘、销售,收入大大提高,激活了当地经济。因此,被修武县列为扶贫就业基地。在该公司采摘冰菊的妇女,全部是后雁门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她们利用闲散时间,在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干家务的情况下,挣些零花钱,贴补家用。

  “种植冰菊,既可作观赏,也可制成花茶,还能发挥其药用功能。”宋晓龙说,“每年冰菊盛开时,每天有许多游客来此休闲赏菊。”下一步,该公司将拓展旅游产业链,利用冰菊收获后12月至翌年4月的空当时间,种植1000亩油菜,开展油菜花观光旅游,带动后雁门村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餐饮业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