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满意的宿舍,只见枕头边、床头柜上摆满了各种机电设备维修的专业书籍。1970年出生的李满意是河南能源焦煤集团赵固一矿机电队副队长、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虽然年近半百,但他坚持自学的劲头依然很足。他通过自学掌握尖端技术、征服“洋设备”的故事在焦煤集团广为流传。
作为机电队分管主、副井运行的副队长,李满意接触的设备很多是从德国西门子、瑞典ABB进口的,操作和维护难度非常大。只有中专学历的李满意,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便开始自学,决心凭着一股子倔劲征服“洋设备”。他把每一次检修中发现的故障状态英文代码抄写下来,通过查阅《英汉字典》对照翻译,然后再查找实物进行核对,直至把这些英文代码弄得一清二楚。矿领导非常支持他自学攻关,专门成立“李满意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实际操作基地。
为充分发挥主力矿井的作用,赵固一矿提出“秒秒必争”的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李满意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带领机电队员工和其他单位的创新爱好者,大胆开展科技创新,决心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改造。
经过一番刻苦攻关,李满意和同事们终于将主井提升系统改造完毕,提升循环周期由148秒缩减至100秒以内,主井通风机实现了不停机倒台。同时,李满意挑选综合业务素质较高的班组长、高级技师、大学生加入“李满意技能大师工作室”,逐步建立完善学习培训、技术研讨、导师带徒等各项工作制度,全力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李满意带头研发“主井缓冲装置的设计与安装”课题,填补了该矿的一项技术空白,有效避免了主井提升系统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为该矿节省设备购置资金50余万元。
漫步在赵固一矿矿区,各种“洋设备”随处可见。李满意指着这些“洋设备”说:“如果我们征服不了这些‘洋设备’,动不动就邀请外国专家过来维修,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会产生高昂的维修费用。实际上,有些是小故障,只要我们用心学习钻研,都能轻松解决。”
正是凭着一股子倔劲、钻劲,近年来,李满意培养一线技术骨干126名,完成“五小”成果113项,完成国家使用新型发明专利16项,他本人先后获得“矿用液压楔形涨裂装置”“矿用便携式炮泥机”“矿井立井罐道除锈装置”“电缆拖移行走装置”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李满意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被评为焦作市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中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广应用创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满意知道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于是,他从创新入手,不断将创新活动与煤矿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技师带徒”制度。他秉承“创新就是创效、创新就是创业”的理念,积极开展以“小技术、小窍门、小革新、小节约、小建议、小发明、小设计、小绝活”为主题的活动,把员工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