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市行政审批的史册,一连串耀眼的光环闪现在眼前:在全省第一个成立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在全省第一个成立市级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在全国第一个将ISO9000质量认证引入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在全省第一个探索“三集中、三直接”体制机制改革……
一步一个脚印,一环紧扣一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市改革的步伐从没停歇,创新的路径越走越宽。如今,我市又在全省第一批完成标准化试点市创建、在全省第一个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行政审批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为企业和群众高效服务的列车驶上了“高速路”。
早在2014年5月,我市就被确定为河南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2016年6月,我市又被国标委列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标准化试点市建设迎来了新契机。
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不仅是国标委赋予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而且对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力、审批行为,建立行政审批标准体系,完善长效运行机制,打造具有焦作特色的行政审批服务品牌,打造公开、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次改革创新都饱含着巨大的艰辛和付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工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等领导多次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调研,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汇报,部署任务,推进工作,督促落实。同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创建工作方案;两次召开动员会、4次工作推进会,组织标准化业务培训8次,部署并推动创建工作稳步开展。
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市行政服务中心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很快理出了思路:在强力推进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模式,打造焦作效率,创优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全市创建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按照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架构、体系内容,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二步是全面完善各项改革措施,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模式,完成创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任务;第三步是进一步拔高标准系统,让标准化真正成为构建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有力抓手,打造“审批更快、服务更优”的焦作行政审批服务品牌。
改革没有捷径可走,创新没有模板可学。为尽快科学合理制订方案,我市聘请省标准化研究院专家,为标准化建设作了科学顶层设计。市深改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编办、市质监局等部门紧密协作,及早行动,编制完成了市直部门四大标准体系848项工作标准,初步建立了有焦作特色的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架构。2017年4月25日,市政府与中国标准研究院签署了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将我市标准化创建工作作为全国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的“试验田”进行精耕细作,从此标志着我市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入了全面拔高的新阶段。
行政审批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应用到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中,通过严格制定、发布、实施行政审批和服务标准,确保所有申请人能享受到审批最快、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
按照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要求,我市对行政审批、工作流程、项目管理、服务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将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清理作为创建标准化试点市的基础环节,实现了权责清单标准化管理。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围绕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对全市依申请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并按照47项要求对依申请事项进行了全面规范。目前,全市保留依申请事项913项。在推进项目管理实现标准化方面,我市全面推行“三集中、三直接”机制,将分散在职能科室的行政审批类事项归并到行政事项服务科,其他相关科室将工作重心调整到事前服务、日常工作和事后监管上,解决了各部门内部科室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推动审批流程实现标准化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审批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限,开展了“简政便民”专项活动,推行了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在推动裁量准则实现标准化方面,我市实行了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并印发了《焦作市行政审批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行政审批实施情况实行全程动态监管。在推动服务方式实现标准化方面,我市推行了重大项目全程代理服务、模拟审批制度,构建了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在推动大厅管理标准化方面,我市将对组织机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考核考评、监督检查等工作建立系统全面的管理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别是从培养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入手,规范了窗口工作人员行为,推广了文明用语,组织了审批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了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市级层面全力推动标准化改革的同时,我市把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竞争软实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一网通办”“四级联动”为突破口,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上级“放管服”要求,把打造“审批更快、服务更优”政务服务品牌作为主攻方向,在市、县、乡、村全面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扩容,更新完善了各项服务设施,对县、乡、村三级服务场所建设、便民设施、安全保障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开展了县(市)区行政权力事项统一规范工作,初步实现了县(市)之间、城区之间事项名称、依据、数量、流程、前置条件、所需材料、办结时限等相对统一;对乡、村两级承担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编制形成了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截至目前,我市所辖的县(市)区的行政服务大厅均按照要求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市107个乡镇(街道)和1891个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站),市、县、乡、村四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运行模式基本形成,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理。目前,我市统建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已推进到村一级,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联动应用的地市。
近日,一名美国商人准备在我市成立一家从事药品、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的中外合资公司。让该外商的代理人小陈感到贴心的是,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商事登记综合窗口,经服务人员指导,她在河南省政务网上认证之后,直接链接到“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按照操作指引,她很快办完了相关登记手续,经过工商人员在后台审批后,2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便民、利民、为民,高效、快捷、通畅,我市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按照行政审批标准化要求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办理),全面提供代办服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正在变为“最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