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焦枝铁路到城际铁路
坐着火车去后寨
小小车票里的“光阴故事”
光彩驿站
1986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焦枝铁路到城际铁路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已投入使用的焦作火车站南广场。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从1902年道清铁路的第一根枕木铺设开始,到现如今的郑焦城际铁路通车运营,焦作火车站南站房、南广场投入使用,焦作直达北京高铁、焦作至上海始发高铁开通,太原至焦作铁路开工建设,新焦、焦济洛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当我们再次触摸焦作铁路100多年的发展脉络和留存记忆时,能深刻感受到全体怀川儿女思转型谋发展、作示范求跨越、为出重彩更精彩的澎湃热情和磅礴力量。

  众所周知,焦作因煤而建、因铁路而兴。

  1902年,英国商福公司在焦作开采煤矿,修建道(口)清(化)铁路。铁路所经之地,经济发展,人们观念也随之改变。《道清铁路略史》如此记述中原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本路发轫于道口,终止于清化,后复拓展至陈庄。沿线所经,昔为殷周之地,绵亘八县,横贯豫北……”焦作很快成为豫北重镇。

  抗日战争爆发后,道清铁路一度瘫痪,多处被拆毁。1949年5月,焦作、新乡解放,开始修复战争中受损的道清铁路。

  随着新中国成立,满目疮痍的道清铁路开始走出低谷,走向复兴。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954年,詹东线(即后来的太焦线)开始规划设计。1958年5月,焦作至九府坟(博爱县境内)14公里区段通车;1960年年底,晋城北至马厂(长治北)段铺轨通车;1961年1月,焦作至五阳(长治潞安)段全线通车。后来,由于设计路线由东观站移至太原修文站,焦作至詹店不再修建铁路,遂改称太焦线。

  1965年,以客运为主的焦作站拔地而起,焦作北站客运业务逐渐向焦作站转移。1969年11月,因战备需要,国家决定修建焦枝铁路。8个月后,焦枝铁路修通,创造了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随后,月山站横空出世,它北连太焦、南接焦枝铁路,成为连接南北要道的咽喉。1974年,月山至晋城北段复线工程也交付使用,1978年,南太焦铁路(长治北至月山段)进行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至此,以焦作站为客运中心、焦作北站为货运中心、月山站为交通枢纽的焦作铁路运输网络初见规模。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焦作铁路建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同年,焦枝铁路延长至广西柳州,全长1639公里;1988年,两条铁路合并,改称焦柳铁路。焦柳线在月山站与太焦线交会,沿途连接华北、中南地区的多座工业重镇,一线贯穿豫、鄂、湘、桂4省区,构成了与京广线平行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另一条南北铁路大动脉。

  1981年,为缓解运量与运能之间的矛盾,国家决定增建新乡至焦作铁路复线,并对已有线路进行改造。4年后,复线工程完成,全长154公里的南太焦铁路长治北至月山段电气化线路开通使用,年运输能力提高到4000万吨以上。到2003年6月,新月线正式实现全线电气化运行,这段始于清末的铁路(原道清铁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自2010年以来,全国铁路建设进入黄金期。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充分发挥铁路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我市抢抓机遇、务实重干,在铁路建设方面亮点频现,成绩斐然。

  2015年6月26日,郑焦城际铁路正式开通日,正是焦作人高铁圆梦时。郑焦城际铁路的开通和顺利运行,带给焦作的不仅是市民出行的快捷、舒适、绿色、环保,更重要的是它形成的“半小时经济圈”还直接带动了郑焦两地旅游、餐饮、房产置业和零售行业的繁荣发展,快速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助于焦作做好重大项目引入和产业转型工作,形成焦作与郑州经济发展“同气连枝”的良好局面,焦作人可以享受更加惬意的生活。据铁路部门统计,郑焦城际铁路开通以来,平均每天发送人数在5500人次上下,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为抢抓郑徐高铁开通运营的有利时机,开行焦作至上海方向高铁,2016年5月,市铁路办代市政府起草并向郑州铁路局报送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开行焦作始发高铁的函》,并于9月份与郑州铁路局签订了《焦作市开行焦作—上海虹桥高铁合作协议》。2016年10月10日,我市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焦作—上海虹桥G1821次高铁始发车开通。

  2016年5月16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太焦城际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月21日,河南、山西两省政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批复了《太焦城际铁路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线路途经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和河南省焦作市,总线路长度362.1公里,其中在我市境内33.4公里。2020年,该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开通的郑焦铁路贯通。届时,乘高铁从郑州出发经焦作到太原只需2个小时,这条贯穿河南省和山西省的高铁“大动脉”,犹如一条金丝带,将焦作这颗豫北明珠,串在了新的经济增长带上。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原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缓解区域交通紧张状况,完善综合运输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我省编制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年)》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批复。为此,焦作、新乡两市就新焦城际铁路项目多此进行沟通、对接。目前,该项目可研报告已基本编制完成,前期工作迅速推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日,焦作火车站南站房、南广场正式投用,成为“美丽焦作”的形象窗口和新的地标性建筑。这也是推动郑焦深度融合发展的实际行动,对于我市打造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郑州大都市区门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跨越怀川,铁路引领未来。如今,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的焦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搭乘时代发展高铁开始追风逐梦,在为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而努力奋斗。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