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焦作一中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批文明校园、全国办学特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无线电测向重点单位、全国中小学足球传统学校、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校、省重点中学、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文明标兵学校、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省新课改样本校、省“一校一品”特色学校等称号。在今年高考中,焦作一中提前完成“用3~5年实现一本二次翻番,突破千人大关”的目标。那么是什么力量铸就了焦作一中今天的辉煌?近日,记者走进焦作一中深度探访。
从严管理 构建师德长效管理机制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一直以来,焦作一中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焦作一中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焦作一中师德师风建设方案》《焦作一中教师“十不准”》等制度,所有教师均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定期组织家长开展评教活动,构建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注重宣传和大力表彰师德标兵、德育先进工作者等模范人物,培育出了一支思想信念强、道德情操高、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从而引领和助推学校的发展。
“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用匠人之心塑造学生的灵魂。做一个有着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就是要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近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引领他们走向成功之路。”焦作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吴庆杰说。
凝心聚力 打造新时代教师团队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教师重要作用和崇高地位的充分肯定。
重视教师的成长,着力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教师队伍,是焦作一中教育教学质量快速发展的核心和支撑。
一直以来,焦作一中特别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学校青年教师较多的情况,该校采取岗前教育、拜师结对、外出培训、观摩课、汇报课等形式,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内容。该校教学主管部门和年级部,通过坚持每周一的备课组长例会制度、周二的集体备课制度、周四的教师业务会等渠道,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通过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习题讲评课、专题示范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焦作一中现有教职工41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教师教育专家7人、高级职称教师92人;拥有中原名师工作室1个、省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市名师工作室3个。今年,该校数学教师孟丽华被评为河南省第九批名师,语文教师谷立谨、数学教师王保平、地理教师张玉红、化学教师王荣艳、政治教师赵琎被评为河南省第十批骨干教师。
励精图治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焦作一中高度重视学校的多样化发展,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特色体育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信息学奥赛异军突起。2018年,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该校2019届学生焦景辉获得金牌,杨澜和肖帆获得铜牌。近年来,该校学生闵子轩、柳志轩、焦景辉、黄山、杨澜、宋逸群、柴东辰、肖帆、王艺洁、郭尧等在省级或国家级信息学奥赛中获得大奖。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第32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得了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9个三等奖;在第十六届河南省教师自制教具暨学生小发明展评大赛中,2020届学生张舜尧报送的“新型毛细现象演示仪”和2019届学生秦廷洋报送的“多用途架杆机”均获得一等奖;学生陈卓、张舜尧、赵跃然获得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学生李聿航的发明入围第十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体育特色教育丰富多彩。在2018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中,2020届学生张乐辰不仅在男子组单打比赛中进入32强,还和同年级学生董俊凡在男子组双打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未来,焦作一中将继续秉承“突出特色,主攻质量,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办学指导思想,对标新的高考模式,努力营造“勤奋、务实、勇敢、创新”的学习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书写教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