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洋瑞) 为推动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督促餐饮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今年7月,中站区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实施“明厨亮灶”工程。
“明厨亮灶”,即通过设置透明玻璃,鼓励餐饮单位利用透明玻璃墙、展示橱窗、参观通道等形式,使消费者可以直观地看到厨房的环境卫生状况和凉菜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等重点环节的工作状况,促进餐饮单位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据了解,中站区现有400余家“两小”门店,针对之前餐饮经营场所规模小、标准低的实际情况,该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定期开展观摩评比、现场培训指导等方式,对辖区餐饮经营者开展业务水平大提升活动。
为达到“明厨亮灶”的效果,该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通过走街入户、反复宣讲、指导餐饮单位收集整理消费者提出的改进厨房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及建议,对合理化建议进行整改落实。同时,该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餐饮单位积极开展“厨房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厨房开放日”参观、评议餐饮单位厨房。
制度上墙,评星定级。如今,不管是大饭店还是小食堂,走进中站区的餐饮单位,门口收银台的墙上都悬挂着量化分级公示、食品安全监督举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证照。截至目前,该区“两小”门店的治理工作多次获得全市表彰;区委、区政府也多次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表彰。眼下,“明厨亮灶”已成为中站区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