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焦作冲破资源枯竭的重重羁绊,自1999年战略调整以来,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发展,农家乐、家庭宾馆等旅游小企业应运而生,成为焦作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如今,焦作旅游打响了转型升级战,经过近20年发展的我市旅游小企业面临哪些“成长的烦恼”?又该如何应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我市旅游小企业,通过监测研究发现,我市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旅游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方向有着诸多启示。
启示一
迎合发展趋势趁早转型
过去近20年,焦作旅游蓬勃发展,全国整体旅游景点的质量、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开始从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我市旅游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监测显示,经过近20年发展,我市旅游景区的旅游小企业已逐渐饱和,一大批村民通过改造原有住房建的餐馆、旅馆设施设备陈旧,配套设施亟须改造更新。此外,我市旅游小企业多依附于当地景区的辐射来发展,服务前来旅游的游客。政府对景区改造升级,将影响我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新建的特色旅游项目、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等将吸引更大范围内的游客、国际游客以及更多休闲度假型游客。这意味着,我市旅游小企业必须迎合全市旅游发展趋势,针对这些潜在顾客进行产品转型升级。
监测还发现,近年来,来我市旅游的游客选择中低消费的农家乐和青年旅社的比例逐渐下降,选择中高消费酒店的市场比重增加。这说明市场在转型,住宿已经从功能需求向体验需求转变。
转型当趁早。我市部分旅游小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产品,涌现出一批精品民宿酒店,甚至有一些以休闲度假和特色化为导向的高品质客栈兴起,打破了原有旅游产品单一化、同质化格局,逐渐向多元化、高品质化发展。这些站在转型前沿的旅游小企业,他们的成功经营,势必带动其他旅游小企业积极转型。
启示二
找准定位丰富旅游业态
“村里很多房子已经过时,散客很少住,主要接待旅行团。这些年竞争激烈,旅行团一味降低成本,房价平均到每个游客最低5元一晚,游客住宿质量自然不高,还形成了恶性竞争。”修武县云台山镇五家台旅游服务区一客栈老板这样吐槽。
同质化经营,竞争激烈,打价格战,依赖团队游客,进入恶性循环,这是目前我市众多旅游小企业所面临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这和我市旅游小企业发展业态较单一,特色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尚未形成有关。
监测报告认为,在焦作旅游转型升级新阶段,焦作旅游市场渗透率、覆盖率都将提高,旅游小企业应采取多元化发展市场战略,找准定位,丰富旅游业态,避免在单一市场恶性竞争。
如何找准定位?
监测报告建议,目前,焦作致力于依托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太极圣地、山水焦作”两大旅游品牌,旅游小企业应在该品牌定位基础上,依托原有的自然、文化、物质资源进行改造升级:一是针对农家乐、旅游消费市场的改造升级,由大众化的住宿设施转向风格化、个性化的主题住宿以及旅游市场中高消费品的补充和中低消费品的控制;二是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与相关知识培训、旅游人才的继续培养补充,为旅游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支持。
启示三
加大政府和外来力量支持力度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成立相关机构统一领导全市旅游工作,编制科学的旅游小企业发展规划,定期开展旅游经营者服务培训,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资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重点项目建设撑起转型示范新支点……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全力护航。
不过,通过对我市近几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政府对旅游小企业的综合绩效影响降低。对此,监测报告认为,政府和外来企业应引导中小旅游企业协同发展,带动区域整体共同转型;政府还应加大景区规划发展的对外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旅游中小企业关注和了解焦作旅游转型发展进程,并对应作出合适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策略。
“有村民贷款建宾馆,但银行贷款利息太高,生意又不好,大家都不敢冒险进行新的尝试。”修武县云台山镇古洞窑旅游服务区一家宾馆老板坦言。
针对当前阻碍我市众多旅游小企业转型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旅游小企业对投资改造发展缺乏信心,监测报告认为,一大部分本地居民主导的自给自足的旅游小企业或踌躇不前,或退出市场,皆因缺乏专业化的转型能力和资金能力。政府和外来资本应打造更好的资金贷款环境,创新旅游中小企业和政府或外来企业的合作模式,解决资金困境。
启示四
提升旅游小企业主自身能力
随着旅游业转型发展,游客需求不断提高,我市旅游小企业技术匮乏、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市景区周边的村庄自发参与旅游发展,宾馆、饭店、特产店等基本都是家庭成员共同经营,这部分人的管理营销能力、对市场的分析能力较弱,缺少有管理能力的人才。
监测报告认为,在旅游转型发展新阶段,焦作旅游小企业的自身专业能力必须相应提升,才能支撑焦作旅游的高品质转型发展。而指导当地旅游小企业主学习专业化的旅游经营和开发方式,吸引更多本地专业人才进入旅游产业,是焦作旅游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成绩、问题并存,希望、动力同在。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通过对我市产业转型与旅游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经验总结,希冀为焦作及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借鉴,共享“焦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