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我老家在永兴屯村,现在属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苑街道。小时候,由于路不好走,我们很少回去。过年时遇到下雪天,串亲戚就更不容易。爸爸骑一辆自行车带着我们全家,雪和冰都不融化,窄窄的乡村小道很不好走,现在想想觉得好难。”每每想起小时候的串亲戚经历,家住市人民路人民广场附近某小区的王新玲就感慨万千。
王新玲家很多年前就买了私家车。她说,现在时代发展了,路也四通八达,每逢过节串亲戚,礼物塞满后备厢,踩几脚油门就到地方了。“去住在中站区的姥姥家,过去,骑车沿着一条土路(今解放路)一直往西,骑到今天的普济路那里有个大上坡,我们几个就下来推车走,大概快一个小时才能到中站。现在开车从我家出发去中站也就二十来分钟。”
“从小路到大路,从不好走到很顺畅,现在的路就是幸福路!”王新玲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