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雨画)近期,随着气温的明显下降,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呈多发趋势,到各大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针对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我市全面部署防控工作,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易变异,呈季节性流行特点,我国2017年流感病情明显高发,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流感防控工作。
那么,我市的流感疫情如何?“从我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情况和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情况分析,目前我市流感活动水平仍然较低,并且低于2015-2017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极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任东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甲型H1N1。我市的流感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季,随着气温逐渐降低,11月下旬至12月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渐上升,12月份会进入流感流行季节,1月份到春节前后将处于流感高峰期。”
任东说,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学校、企业单位、机场、车站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很容易暴发。除了流感以外,还有水痘、流脑、麻疹、腮腺炎、百日咳,这些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随着气温下降和元旦、春季的临近,由于人口流动和人员聚集,都会增加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开展了冬季传染病疫情会商和风险评估,并全面加强部署,要求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针对辖区重点传染病与影响传染病流行的重点危险因素,制订完善防控方案;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同部署、落实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切实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及时发现、报告和规范处置疫情;要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努力扩大重点人群流感等疫苗的接种范围,提高接种率,有效控制麻疹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
为严防学校发生聚集暴发性疫情,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和配合,指导中小学、托幼机构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传染病晨检工作,将发热、出疹、流感样症状等列入晨检内容,并按要求做好登记和上报工作,尽早发现病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此外,发现患病学生,学校要督促其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就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注重锻炼,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须前往时最好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尽早就医,最好居家休息。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11月下旬以后,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将不断升高。国家相关部门日前建议,6个月至5岁婴幼儿、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个月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及准备在流感多发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我市各接种单位已开始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