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民政月刊 上一版3
编牢织密扶贫对象兜底保障“安全网”
市民政局制订下发《方案》
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
我市各级民政部门 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
图片新闻
家,就在充满爱的心中
《政策小知识》②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
——访博爱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素利
作者:本报记者 李新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目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时期,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在落实扶贫政策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将慈善与扶贫结合起来,借助慈善工作“补短板”“扫盲区”“救急难”“兜底线”的公益作用助力精准扶贫,乃是大势所趋。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将慈善与扶贫相结合,大力实施了“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项目。那么,博爱县如何实施该项目?取得了哪些成效?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博爱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素利。

  王素利说,要使“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项目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关键。我们在全县9个乡镇(街道)设立了慈善分会,在204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慈善工作站,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慈善网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落实税收等鼓励性政策,培育更多社会团体注册成为慈善组织,使慈善工作向基层延伸,织牢了保障民生的“防护网”。同时,我们还制订了《博爱县慈善扶贫基金使用办法及救助计划》《博爱县基层慈善组织管理暂行办法》,使慈善扶贫基金得到合理规范使用。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5万余人次,累计发放善款1000余万元,为博爱县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素利说,依托慈善网络,我们采取“个人交一点、村里筹一点、社会捐一点、政策补一点”的办法,充分利用村委会闲置资产,高标准建设了3个“慈善博爱园”,专门服务村内的贫困老人、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打造了集餐饮、住宿、医疗、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日间照料中心,为提升我县养老服务水平、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补充作用。

  王素利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博爱县已经开启了全民慈善扶贫的新篇章。在博爱县开展的慈善扶贫暨全民慈善月活动中,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共募集善款800余万元。此外,该县的志愿团体和爱心人士也为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县志愿者协会、慈爱义工协会等团体捐助善款,救助白血病患者,帮助困难家庭,慰问孤寡老人。县慈善协会联合中华慈善总会、波司登公司在我县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波司登公司为该县困难群众捐赠了819件羽绒服。爱心人士杨应芬多年来累计为慈善事业投入资金80余万元,先后被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评为“中国好人”,其事迹在《中国社会报》头版刊登。今年,杨应芬获得了“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荣誉称号。如今,博爱人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书写“博爱有爱,全民慈善”的新篇章。

  王素利说,下一步,博爱县民政局要号召全县的慈善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开展“我为全县中心工作添光彩”活动,持续开展“慈善情暖万家”等慈善活动,号召全县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积极捐赠,共同推进“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项目。同时,县慈善协会要与县工商联、县扶贫办联合号召全县爱心企业踊跃捐赠,在贫困村建设“爱心驿站”,每月为贫困户提供日常生活物资,确保贫困户能够正常生活。目前,该县已有清化镇街道、孝敬镇、寨豁乡开展了“爱心驿站”建设工作,下一步将在全县范围逐步推广。

  王素利说,“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可推广性等特点的慈善扶贫项目。该项目在消除扶贫盲点、改善贫困家庭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人向善的慈善热潮,推动该县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