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理念,当我们将有形的景观与无形的内秀结合统一,就产生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生相谐的大美——美学中国。
美学是衡量体验经济的重要标准,美学带来高质量的发展,美学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形态。
美学理念如何推动县域社会发展?如何推动县域服务经济升级到体验经济?这些都还需要具体的操作路径。拥有先天美学优势的修武因势而上、不懈探索,将美学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结合,开启了县域美学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修武县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围绕民心导向加快建设产业强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在2017年全省目标考核综合排名中,修武县由第69位晋升到第59位;产业集聚区总量排名由全省第100名前移至第58名;特色商业区晋升一星级;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全国旅游强县等一个个国字号荣誉花落修武,无不展示着修武这座最美小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活力。
如何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修武县用美学升华新发展理念,驱动“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打造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中原养生地核心区、中原三产融合示范县的既定目标奋进。
融入美学,基层党建迸发活力
修武县在全国率先将党建美学理念引入基层党建,如今党建美学制度已成为修武县的党建品牌。走进该县七贤镇韩庄村便民服务中心,繁花绿树、青砖灰瓦与制作精美的党徽、党旗相得益彰,“人民至上,共产党好”的标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工作人员胸前佩戴着党徽,一切都显得那样平实、自然、完美、和谐。
该县注重顶层设计,坚持高标准谋划,探索创新并高效实施党建六项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党建标准化工作,先后建成西村乡黑岩村和七贤镇韩庄村、宰湾村等6个党建美学试点,将党员行为礼仪化,党员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阵地建设美学、党员行为美学、组织生活美学,极大地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归属感、荣誉感。该县基层党建工作做法已入选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并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试点县。
服务美学向家长、企业家和基层干部“暖心工程”延伸,用服务打造“以人为本”新风景。该县每季度都要开展践行民心导向、敢于担当先进人物评选活动,通过组织考察,择优提拔重用,打破“少数人选少数人”的干部选拔机制,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动力;把重点企业负责人尊为“座上宾”,为企业家量身定制了“云台绿卡”等11项暖心“礼包”,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成立全国首家县级家长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亲子讲座、快乐家务、反哺教育等17项暖心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融入美学,全域旅游书写传奇
精心打造云台山景区云溪夜游项目,填补修武夜游项目的空白,使其一跃成为游客盛赞的旅游新地标、网红打卡点;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云台山夏季英雄大会,吸引100余家媒体报道、千万人次点赞、上亿网民关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云台山景区7天接待游客41.86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4次登上央视……修武旅游新意不断、亮点频现,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
曾经一飞冲天的云台山景区“二次创业”,再续传奇,先后揽得三钻级智慧景区、“大国之旅”综合大奖等荣誉。在美学理念的指引下,云台山景区山门广场“由灰变绿”,景观大道装点一新,紫藤长廊让游客恍若置身幻境,低空飞行游从空中俯瞰云台山景区之美,郑云高速云台山站首创“景点式”收费站,中国云台山国际马拉松赛签约,让修武再添国际化体育旅游新名片,正在加紧建设的云阶康养小镇,将成为修武旅游新的支撑点、发力点。
智慧景区支撑门票变革,云台山景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一张门票全年游”新玩法,门票降价后的首个黄金周,云溪夜游、云栖小吃城、云景360°环球影幕等新项目、新业态引爆假日旅游市场,游客对云台山景区特色、服务质量、旅游交通满意率均超过94%。
修武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之源,开启新思路、扩大新业态、拓展新格局,全域旅游多点开花,景区、城区、乡村齐头并进,奋力开拓全域旅游和优质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融入美学,文明城市释放魅力
围绕郑焦融合大战略,修武县主动融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谋划实施投资180亿元的19大类56个城建重点项目,用美学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努力实现城区面貌“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城。
气质大升级,城区变景区。毗邻修武县城区的郑焦铁路修武西站、投资20亿元按照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云台古镇项目,即将再现盛唐绮丽景观;投资1.2亿元建设的集游客服务、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加紧施工,“景城融合”迈出铿锵步伐。
升级改造后的丰收路和竹林大道笔直宽阔,犹如两条横空出世的巨龙,托起古城腾飞的希望;对60多条背街小巷实施了硬化、亮化、美化,群众“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生活更加舒心;实施运粮河生态改造,做好“以水润城”文章,官驿湖、胜果寺广场、古船起航、文化长廊、云台印象等运河美景即将呈现。
韩愈小学投用,天阶学校开工,县人民医院原址改造和县老年养护中心等项目落地,高考成绩创下新高,“十分钟健身圈”逐步构建。作为焦作市唯一的省级文明县城,修武县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处处透射出生态、文化、活力、和谐的现代文明气息,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大到城市设计规划,小到背街小巷改造;大到城市品位气质,小到游园绿地设置,美学浸润在修武县城市建设的每个角落,一个布局更加科学、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越来越强的魅力新城已见雏形。
融入美学,乡村振兴焕发生机
大山深处废弃20年的山村学校变成精品民宿“云上的院子”,乡愁在这里看得见摸得到;古老的郇封镇后雁门村叠加高科技“无中生有”,一朵“云台冰菊”开出一个集怀药种植加工、农耕文化体验、民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冰菊小镇……
唯变者恒久,唯美者恒强。修武县用美学升华新发展理念,驱动“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将美学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焦作全域旅游创建中“挑大梁、打头阵、创特色”,修武县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
在深山区,挖掘传统村落美学价值,民宿项目和文化产业同频共振,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云上的院子”、半山云窑、云武堂等精品民宿,有颜值、有卖点,成为全域旅游发展新的增长极;在西村乡长岭村、双庙村等传统村落举行山花农耕节、民俗文化节,“石头墙、石头房,炊烟袅袅农家粮”,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引来游人如织。
在浅山区,用美学升级旅游服务,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乡村与景区形成良性互动,云台山镇岸上村、古洞窑村建立了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区,昔日贫困村变身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旅游服务专业村,在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上,修武县“旅游扶贫模式”成为“观摩样本”。
在平原区,以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建成一批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七贤镇韩庄村用美学提升村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等“国”字号荣誉。云台冰菊、新庄大枣、云台金谷等特色农产品带动乡村旅游,成为修武县全域旅游的亮点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
将美学理念融入“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打造彩色村庄、彩色护栏、彩色路沿石、彩色护坡、彩色桥梁五大彩色亮点,“五彩农村路”成为修武县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产业+旅游+扶贫”等模式,规划建设了山区旅游扶贫环线、平原产业发展环线等乡村公路,带动15个贫困村、10个美丽乡村、6个党建示范村、4个旅游景点、3个产业园区和3个特色小镇发展,真正把“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产业转型路、惠民致富路和绿色发展路。
依托“竹林七贤”文化,在七贤镇打造“云台小七”卡通形象,以文化IP带动工作创新、形象塑造,通过全新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已带动总投资1.8亿元的7个产业项目落户七贤镇,安置群众就业500余人,每年增加税收300多万元,七贤镇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第571位。
如今的修武县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依托厚重的文化土壤,正以独特的基因,用美学升华发展理念,用美学提升发展水平,着力打造一个自然风光美、经济发展美、人民生活美的大美修武。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