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丰舒潍、詹长松、高新忠、杜笠)我市集中供热开始以来,许多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家中还未供热或温度不达标。为此,本报记者分头行动,对部分居民小区的集中供暖情况进行了入户走访。
调查:有人欢喜有人忧
11月20日,集中供暖第六日。记者到美中城等小区查看,发现多数居民家中暖气片温热,室内温度在16~18摄氏度之间。有两户居民家中没有暖气,属阀门没开,相关问题当天都得到了解决。
在解放中路广电小区,马先生让记者摸了他家的三组暖气片,都没有热气。后经马先生回复本报,他为管道反复排气后,家中暖气片于21日上午暖和起来了。马先生说,很多群众不了解暖气运行原理,所以容易产生误会。但是,暖气公司的维修电话难以打通,解释工作不到位,这也是很多家庭暖气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
11月21日,集中供暖第七日。家住锦江现代城的岳女士反映,她家入户阀门被上锁,需要热力公司派工人开阀门。她多次拨打报修电话都打不通,18日打通了一次,登记了地址,至21日也未见工人上门维修。当日17时40分,记者拨打了中环寰慧(焦作)热力有限公司的报修电话,反映了岳女士的问题。随后,工号1101的话务员答复,他们已经安排工人为岳女士打开了阀门,由于工作繁忙,尚未向岳女士进行反馈。18时40分,岳女士向记者反映,热力公司的客服已经联系她,问题已经解决。
11月22日,集中供暖第八天。记者与中环寰慧公司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反映暖气不热的居民家中查看。其中,家住中央翰邸的杜女士家中暖气不热是管道堵气所致,经过排气,问题于20日解决,当天室温达到22摄氏度。
家住都市花园的王女士,家中暖气片温热,室温为17摄氏度。后经查看,王女士家中入水管的水温为50摄氏度,出水管的水温为31摄氏度。中环寰慧公司工作人员考虑可能是用户室内管道水循环不畅所致,随即安排工人到王女士家中帮助排查,解决了问题。
经过大量采访调查,记者发现,温度低、报修多、投诉量大的小区,多数集中在供热多年的老小区。供热时间在5年内的新小区,室内温度明显较高,用户投诉也很少。
探访:管网故障是主因
11月22日,在人民路与孟州路交叉口,记者看到几名工人正对此处的供热主管网进行抢修。据了解,11月20日,热力公司在此检修漏点时,发现老化的管道大面积损坏,致使附近的龙泽苑小区、时代雅居、农业局、环保局停暖。施工人员表示,将加紧施工,预计于22日夜间恢复供热。22日20时,热力公司反馈信息:漏点已修复,周边区域恢复供暖。
抢修现场,热力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庭院管网情况直接决定着供热质量。目前,我市实际集中供热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其中过半属于使用10年以上、庭院管网进入故障多发期的老小区。随着供热开始,管网温度发生变化,一些隐性故障纷纷暴露。每个庭院管网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一个甚至多个小区的用户供热不正常,并引发大量报修与投诉。今年供热初期,我市共有亿祥东郡、太极景润等近20个小区同时出现庭院管网故障,海量报修曾使热力公司的报修热线一度瘫痪。
中环寰慧统计数据显示,11月15日至21日,该公司共接到报修电话9026个,已完成维修8348个,办结率达92%,未完成678个。目前,全市集中供暖情况逐步稳定,每日的报修量逐渐减少。截至22日22时,当天接到863个报修电话。
回应:认真反思、积极改正
11月21日下午,中环寰慧公司总经理卢跃进接受记者采访,正面回应供热初期的用户质疑,并代表公司向广大用户表示歉意。他说,今年供热初期,我市的确出现了部分小区用户室温没有及时提升的现象。其中的问题主要有供热面积大导致支管网升温缓慢、庭院管网老化严重且故障集中爆发率远超过去、用户对供暖设施维护知识欠缺等,这都影响了正常热水循环,导致室温不达标。中环寰慧公司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保证维修效果,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供暖初期的问题集中出现过后,中环寰慧公司将采取哪些举措保障我市供热平稳、高质量运行?对此,记者将进行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