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0日召开的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评价暨产业转型攻坚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以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为例,点赞温县在项目专攻方面,以委托运营商或中介招商引资,促进项目联动、区域联动、服务联动,实现有效运转,加速项目落地的做法;在紧抓商机方面,抓住郑州城市功能升级、工业发展空间受挤压的机会,在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中寻觅商机,先后引进天海水利、汇泉泵业、镜蓉泵业等项目,打造泵业基地,将生产全产业链20多种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区域强。持续上演项目建设“速度与激情”的温县,如何向困难攻坚,与时间赛跑,引来大项目、好项目,迈出了加快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新步伐?
差异化发展
温县抢抓郑焦融合机遇,认识到郑州和焦作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不同,郑州要强化国际物流、创业创新、对外开放、金融商贸功能,焦作要建设新型工业城市和国内知名山水旅游目的地,各有千秋、互为补充、合则双赢,在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中寻觅商机。通过加强与郑州市金水区政府、河南云谷科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及河南银港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多方合作,通过两地政府的区域互补、产业联动和政策支持,打造了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和河南银港智能定制家居产业园,引进北京同仁堂、清华同方、大咖食品、红星美凯龙、贯辰通航、华夏幸福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引领型、战略型项目;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在壮大装备制造、食品药品两大主导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培育了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新科技等新兴产业;形成项目集聚、资金汇聚的良好态势,开创了温县与央企及主板上市公司合作的新局面。
术业有专攻
术业有专攻,相对于政府部门,运营商或中介机构不仅熟悉当地产业发展,还拥有一定的企业资源,能够有效促进更大范围的项目联动、区域联动、服务联动,实现有效运转,加速项目落地。引进重点项目,是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的一项专攻,也是“飞地经济”的样板。
“飞地经济”是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温县的新兴科技产业园采用的是“飞地经济”模式,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招商团队既清楚温县招商需求,又能够随时掌握郑州市金水区的产业转移信息,通过专业的运营服务,开工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入驻项目36个,其中8个项目已经投产达效,形成了以商招商、以商带商、招一商带一片的连锁效应和集群效应。
高效率推进
重点项目推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促进工业及区域发展的推进器。温县强力实施“363”工程,“3”即实施“三大培育工程”,通过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区域性行业龙头,建设全国中药材配方颗粒基地、中原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全面整合全县家居产业,打造智能定制家居的全产业链;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加快企业技术、绿色化、智能化“三大改造”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科技、高效益发展。“6”即推进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银港智能定制家居产业园、保和堂产业园、高端食品药品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六大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六大园区”已入驻项目68个,其中投产项目36个、在建项目32个。“3”即打造“三条新兴产业带”,以司马大街、子夏大街、王廷大街3条纵路为轴线,通过对“僵尸企业”、闲置土地进行“拆二建三”,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科学规划建设学校、医院、产业孵化园、房地产等项目,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温县创新思路、招大引强、术业专攻结出了累累硕果,无论在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在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在日新月异的产业集聚区,还是在偏远乡镇的建设现场,处处都能听到古温大地急速奋进的项目建设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