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备受近2万名群众关心的中站区春晓路终于变成了大家期待的模样:一条宽约10米的柏油路笔直、平坦,道路标线清晰可见,两侧绿树成行、路灯高耸,文化新风从白色的文化墙上迎面而来。初冬的暖阳照耀在洁净的路面上,泛起金灿灿的光。该路地下管网雨污分流,群众再也不用担心夏天雨大变成河、冬天结冰路难行了。
然而,此前的春晓路是这样的: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面坑坑洼洼,乱堆乱放,垃圾成山。夏天雨水大时,这里积水可达50厘米深。住在低处的居民家里几乎年年被淹。冬天路面结冰,车辆打滑难行,群众摔伤事件屡屡发生,汽车过一趟经常会擦破底盘。
春晓路该修了!
其实,春晓路属于中站区的背街小巷,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的路段也不过400米。可就在这400米长的路段上,集中了中站区一个派出所、一个区直中学、一个区直小学和一个公办幼儿园,还有中站区最大的居民小区——云台小区的1万余名居民。
为了改变现状,春晓路所在辖区中站区王封街道没少想办法。该街道办事处主任靳源说:“每到汛期,街道上下如临大敌,为了减少居民财物受损,我们冒着大雨把守着易涝地段。冬天,大雪过后,街道全体人员上街铲雪,保障居民出行。虽然街道也多次拿出资金维修道路,但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满意度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春晓路成了“头疼路”。咋让“头疼路”变成群众的“舒心路”呢?
全市“四城联创”攻坚战打响后,春晓路开启了“破晓”之路。今年,春晓路与人民路、解放路中站段并肩,成为中站区“三路一节点”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
王封街道原计划投资几十万元改造春晓路,但经中站区委、区政府研究后,下定决心提升春晓路的建设标准。中站区委书记、区长董红倜在相关协调会上强调:“要以城市道路标准建设背街小巷春晓路,为群众营造宽松、舒适的出行条件,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构建和谐中站。”
中站区住建局很快拿出了新方案:将原本5米宽的水泥路变成10米宽的柏油路,人车分流、雨污分流,高标准实施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总投资由原来的几十万元增至360余万元。
几个月后,春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条路上居住了20多年的老居民马振新开心地说:“‘四城联创’真是给咱老百姓带来了新生活!”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