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鞋是一种用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同时还是一种吉祥物,被人们赋予了驱鬼辟邪的作用。
按民间传统,幼童一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穿虎头鞋。此时的孩子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父母给孩子穿虎头鞋,认为这样可为孩子壮胆、辟邪,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虎头鞋做工复杂,虎眼、虎眉、虎嘴、虎鼻均由针线和布缝制而成,需要采用刺绣、拨花等多种针法。一双地道标准的虎头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先要在木板上把一层层碎布用面粉做的浆糊粘在一起,晾干,做成袼褙;接着把袼褙剪成鞋底、鞋帮的样子,再进行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上鞋帮等工序;最后用彩色毛线做成虎须,缝上鞋带,一双虎头鞋才算完成。
要做成一双具有艺术感的虎头鞋,鞋面的装饰很关键。虎头鞋鞋面的颜色要以红、黄为主,还要用兔毛在鞋口、虎耳、虎眼等处镶边。孩子穿上这样的虎头鞋,兔毛随风飘动,虎须上下颤动,虎头就有了灵气和动感。上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幼童穿虎头鞋仍很普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是家家户户小孩必备品的虎头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手工制作虎头鞋的传统手艺也面临失传。
近日,温县文联的郑福臻向记者提供了一条线索,该县有一位坚持手工制作虎头鞋的民间老艺人崔金凤。今年92岁的崔金凤是该县番田镇段村人,她自幼心灵手巧,16岁时跟着母亲学会制作虎头鞋,70多年来,先后为自家和街坊邻居的孩子做过上千双虎头鞋。从2011年开始,在大儿子张风雷的支持下,她每年都要做六七十双虎头鞋,免费送给亲戚朋友及街坊邻居家的孩子穿。她的虎头鞋做工精细,颇有灵气,深受人们喜爱。
11月22日,记者慕名采访了崔金凤老人,用影像记录了她手工制作虎头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