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各种与老人有关的服务也多了起来。日前,北京市丰台区老龄办在全区贴出公告,试点期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每月放4天假,也就是所谓的“喘息服务”,有需要服务的家庭即日起可到居委会提出申请。这是北京市首个由政府埋单并开展相关服务的城区。
(据《北京晨报》)
老龄社会已经来了,而且速度有点快。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国际标准占比为7%)。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这意味着,2012年,五个人养一个老人;2030年,两个人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还有调查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全民对老龄社会准备不足。
应对老龄社会,离不开有效的服务供给。社会化养老已然破题,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化养老不是“免费蛋糕”,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把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是一笔不菲支出。还有一些老人存在失能、失智的情况,把他们送进养老机构,要想得到精心照顾,需要更高费用,家人也不放心。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仅指向恋人、孩子,而不包括老人,恐无“走心的美”。
过去,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问题,一般在家解决,也就是留在家里,由家庭成员悉心照料。照顾失能、失智老人,不是一件轻松事情,其中的苦与累,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一个没有大爱大善的人,很难做得到、做得好、做得持久。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家庭,其中一些“幸运儿”得到媒体关注,被当作好人好事报道,赢得了类似“好儿子”“好儿媳”的褒誉。制度层面的奖励,一般以精神为主,而且不具有普遍性。
可现在不同了,“喘息服务”来了。早在几年前,北京就提出探索“喘息服务”,也就是每年给久病床前的孝子放上几天假。想法虽好,但一直未见详细政策出台,尤其是照顾者放假期间,照料老人的费用到底由家庭负担还是政府支持,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可随着本月初北京市民政局发文,明确费用由政府埋单,“喘息服务”也从纸上走了下来。
应对老龄社会挑战,需要发挥“三双手”的作用。一双是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公共服务的形式,提供更多普惠化的养老服务;一双是市场无形之手,推动更多社会资源进入养老领域,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一双是市民善良之手,弘扬传统美德,提升社会文明,深入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发挥市民善良之手作用,并不是不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也不是“两双手”不作为、慢作为的理由,而是家庭在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可替代,不能替代。
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善良之手,这“三双手”也不是孤立,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拿政府有形之手来说,引导就是其一个重要作用。正如现在,政府埋单“喘息服务”,其实就是对善良之手的引导和鼓励。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未必在乎一个月4天的假期,关键是从中感受到了社会温情,从而产生了一种“德不孤,必有邻”的道德温暖。这对于弘扬传统美德,有着风向标意义。
政府埋单“喘息服务”让人眼前一亮。此前,有地方还出台了“护理假”,体现的都是对老龄社会的重视和应对。进一步发挥“三双手”作用,特别是让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善良之手协同作用,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做大了做好了,就是一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