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哪一朵花都能开在天山冰川上,雪莲做到了;不是哪一棵树都能长在戈壁滩上,胡杨做到了;不是哪一个人都能来援疆,我们做到了!”书写在哈密河南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工作大厅的这三句话,激励着一批批河南援疆人。
2017年2月20日,我市援疆工作队12名队员到了天山脚下哈密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红星四场、黄田农场和淖毛湖农场开展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他们把忠诚信念写在戈壁大漠,把人生大爱洒在祖国边陲。如今,援疆时间已过大半,我市援疆工作也收获满满。
市委书记王小平在第九批援疆工作开展一年之际,致信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一年来,焦作市全体援疆干部人才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主动融入、勇于担当,忠诚履职、务实重干,团结协作、倾力奉献,认真贯彻落实师、团党委各项部署,不断拓宽援疆广度,挖掘援疆深度,强化援疆力度,提高援疆综合效益,完成了各项援疆任务,赢得了师、团两级党委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实现了焦作市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良好开局。”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2017年《援疆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我市援疆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部署,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克服困难、务实重干,不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扛起了焦作责任,体现了焦作担当,打造了援疆铁军。希望工作队全体同志,牢记使命,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
忠诚履职,务实重干,精准援疆暖人心
“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是每位援疆干部人才应该考虑的问题。对口援疆涵盖面广,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忠诚履职,务实重干,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产业援疆、项目援疆、民生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援疆,他们干成了一件件援疆实事好事。
黄田农场是我市援疆对口单位,援疆工作队员为农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有贡献。此次援疆,又有3名工作队员在这里工作。
援疆干部、黄田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崔卫红,积极与焦作市有关部门联系,办成了许多好事实事。
焦作市委、市政府赠送了价值50万元的警用及农用无人机2架。
焦作市残联捐赠现金20万元,并签订了对口援疆框架协议,每年举办为期3个月的残疾人电商培训班,免费为黄田农场培训10~15名残疾人。
焦作市教育局为黄田农场学校捐赠2万元、为幼儿园捐赠价值2万元的玩具。
援疆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后方作为坚强的后盾就有什么样的支持,真正做到了前方呼后方应。
去年7月,黄田农场学校由于教师调整出现缺乏语文教师的局面,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对团场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黄田农场党委书记于旭东、场长端祥清专门找到崔卫红,提出能否在焦作协调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并恳请再选派3名医务工作者加强医院建设。崔卫红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沁阳市及时抽调14名教师和3名医务工作者援疆。
在援疆干部、红星二场党委常委、副场长王智民的协调下,焦作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中原名师进团场”活动;焦作市教育局和市直学校为红星二场学校捐赠图书2000余册;焦作市人民中学、焦作市人民医院与红星二场建立了交流互访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远程学术研讨交流。
在援疆干部,淖毛湖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赵威的协调下,淖毛湖农场医院与焦作市人民医院结对子开展远程医疗对接工作,借助焦作市人民医院的技术人才优势,为该农场职工远程会诊20余人次,并组织6名农场财务人员到焦作市培训学习。
在援疆干部,红星四场党委常委、副场长宋鹏飞的协调下,红星四场争取了56万元援疆经费,为医院配备了价值1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并协调信阳市安排10名教师、2名医生到场支教支医。
援疆干部去年还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15次,引进了不少好项目,为农13师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王智民推动总投资8亿元的湖南湘亨牧业有限公司15万头生猪饲养项目在红星二场落地投产;宋鹏飞推动总投资5亿元的河南强耐公司高科技建筑材料项目在红星四场签约落地,投资10亿元的降解地膜项目已经完成科研和环评,正在协调征地;崔卫红促成河南赛尔德集团公司与哈密喜折惠干鲜果销售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291万元,在黄田农场建设农产品加工销售项目;赵威联系中科院专家指导淖毛湖农场职工进行哈密瓜种植试验,从周口市多渠道为淖毛湖农场争取到计划外援助资金120万元。
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成熟的管理经验,这些都能很好地弥补刚刚起步的红星军垦博物馆的不足。去年11月底,王智民为此协调焦作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武陟县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安排红星军垦博物馆馆长和2名讲解员到焦作跟班学习。红星军垦博物馆馆长初明远带领讲解员纵璇、王利利看了莫沟看陈家沟,参观了嘉应观又参观焦作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实训半个月,3人收获满满。王利利说:“有机会到焦作学习,是我一生的荣幸。领略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了焦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我更加坚定了当好红色旅游讲解员的信念。”
真情付出,不辱使命,只为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市援疆干部积极响应省援疆指挥部的号召,参与民族结亲活动,只为民族团结一家亲。
8月22日是古尔邦节,这是维吾尔族的一个重要节日。8月19日,临近中午,王智民带着家乡特产——两箱铁棍山药,到了距离红星二场50公里的柳树泉农场四连维吾尔族人阿不力米提·霍加木都开的快餐店。
“阿不力米提·霍加木都兄弟,就要过节了,我来看看你。”王智民说着走进快餐店。
阿不力米提·霍加木都两个孩子还小,他和妻子在饭店忙活。
看到前来就餐的人不少,王智民心里特高兴。王智民忙着给客人端菜端饭,麻利地收拾着客人餐后的碗筷,一点也不见外。
8月20日一早,崔卫红购买了油、奶等到维吾尔族“亲戚”艾牛娃·尼亚孜家,向他们表示节日慰问。看到艾牛娃·尼亚孜一家正在烤馕准备过节,崔卫红赶忙上前帮助烤馕。他们一边说着话,一边忙着烤馕,不一会儿就把过节的物品准备停当。
宋鹏飞与红星二场哈萨克族人巴扎尔艾牛娃·尼亚孜白克结对认亲后,经常到“亲戚”家里嘘寒问暖,解决实际困难,先后捐献钱物达5000元。古尔邦节前夕,巴扎尔艾牛娃·尼亚孜白克又添新丁,他再次到巴扎尔艾牛娃·尼亚孜白克家看望慰问,并送去油、奶等生活用品。
赵威去年3月25日与红山农场一牧场职工德力汉结成民族亲戚。截至目前,他累计入户走访10多次,给其送去了米、面、油、图书等用品,累计价值2000余元。去年8月底,赵威还携妻儿与德力汉一家3口开展了家庭联谊活动,促进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位援疆干部结亲积极,8位援疆人才结亲也不甘落后。他们结的民族亲戚,距离近者有40多公里,远者有200多公里,但没有一个不按时走亲戚的,就在他们的不断走动中,“亲戚”越走越亲。
苏爱东在淖毛湖农场工作,结的哈萨克族“亲戚”卡任别克·库尔曼拜远在200公里之外的红山农场,走亲戚实在不容易,可一年下来还是走了6回。吕久君与柳树泉农场四连阿不力米提·阿斯古丽一家结为“亲戚”后,他常常骑自行车到40公里开外的阿不力米提·阿斯古丽家帮忙干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王庭臣每两个月都要带上苹果、香蕉、奶、油等,去探望有腿疾的黄田农场维吾尔族“亲戚”乌斯曼·吾由甫一家。
据援疆工作队领队王智民介绍,如今,我市援疆工作队12名队员全部有了自己的少数民族“亲戚”,他们以这种特殊方式,为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尽自己一分力。
援疆工作队员还利用休假时间走访少数民族地区,为牧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去年端午节,王智民、宋鹏飞带领周三国、李文杰、郭天利、乐忠宏4位援疆医生到红星一场开展义诊,短短一个上午,就接诊患者124人,触诊、确诊、开处方、下医嘱忙个不停,尽管水顾不上喝一口,他们却没有任何怨言,直到一个个哈萨克族老乡满意离开。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崔卫红带领黄田农场援疆工作队员王庭臣、郭天利,赴天山深处八大石小学,看望8名维吾尔族小学生,带去了价值1200元的节日礼物,并与孩子们联欢,加深了援疆工作队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感情。宋鹏飞、李福臣、李文杰3人自筹3000元现金慰问红星四场学校贫困学生,又一起到家中看望一位高位瘫痪的残疾学生。
如何让焦作太极武术走进兵团,在民族团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宋鹏飞可动了不少心思。去年五一过后,宋鹏飞专门从温县陈家沟聘请张保忠、张晓飞等4位著名太极拳教练到红星四场,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授拳教学。红星四场是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太极拳教练在二牧场片区授课时,引起了少数民族职工的极大关注。5月底,放牧羊群开始进入山区,2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恋恋不舍地离开二牧场太极拳学习点。62岁的哈萨克族退休工人脱空·尼牙孜的放牧点在远离二牧场100多公里的塔水河牧区,他随羊群进山后,总是借口出山买生活用品,骑马或搭便车回到二牧场学习太极拳。去年8月8日,以“健身每一天、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全民健身日暨红星四场太极文化推广表演活动在红星四场举行,由200余名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等人员组成的太极拳表演队登台献艺,单人双刀、散手、集体太极拳套路、集体太极剑等精彩表演,让各族干部群众领略到了太极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