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没有一项运动能像马拉松一样,在中国发展和普及得如此之快。2011年,中国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只有22场,而截至11月2日,2018年中国已举办马拉松比赛1072场,这还不包括那些未注册的各类小型赛事。伴随这项运动的,还有很多“马拉松症状”:志愿者强行递国旗给运动员,参赛选手倒地猝死,大量选手抄近路横穿绿化带……对此有网友说,希望主办城市和参与者能够敬畏专业,量力而行,少跟风。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钱沉与此:举办马拉松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号召全民健身,提升大众的身体素质。不少城市却用马拉松比赛来吸引眼球,使比赛充满商业性,背离了马拉松运动的初衷。针对乱象,主办方应该强化赛事管理,参与者也要明白参赛的目的,不应让马拉松比赛失去原本的意义。
@江苏日月江南:马拉松比赛的组织者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协同组织,通过人防与技防等手段,杜绝弄虚作假现象,保证比赛结果公平公正。
@叫啥子好呢hwx:短短几年时间,马拉松这项运动在中国发展得如此之快,我们应该感到欣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美中不足的是一些马拉松赛事管理有待完善,举办城市应该总结经验,让这项运动真正在中国发展和普及起来。
@Heroine_star:城市马拉松赛给普通市民提供了健身途径,利大于弊,不能因为最近出现的一些负面报道,就全盘否定马拉松这项运动。
@瀚林wer:在马拉松比赛中强行递国旗是一种不尊重比赛、不尊重参赛选手的行为。举办马拉松比赛是为了发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正能量,因此更应该保持比赛的纯粹性,不应强行加入其他的因素。
@露丝独特:参加马拉松比赛本是为了挑战自我,但这种抄近路的参赛行为却背弃了体育精神,让马拉松比赛变味,让马拉松精神蒙羞。
【下期话题】
文明如厕
据《焦作晚报》报道,今年,我市以推进“四城联创”为抓手,对城区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在公厕硬件设施普遍提档升级的同时,其管理和维护也考验着每一位如厕市民的文明素养,虽然大多数市民能做到文明如厕,但便后不冲、手纸乱扔、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如厕虽是小事,却能彰显大文明,抵制不文明的如厕行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