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法治阳光洒满怀川大地
“12·4”宪法宣传周有奖知识竞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法治阳光洒满怀川大地
——我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暨“七五”普法中期工作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史文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林新平(中)赴修武县宪法法治公园调研。
  普法进社区。
  普法进工地。
  社区居民关注焦作司法微信公众号。
  法律服务“双百”活动普法讲座现场。
  解放区幸福街小学开展晨读宪法活动。
 
   

  今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将迎来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自2016年实施“七五”普法以来,我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宪法学习宣传工作,认真实施全国、全省“七五”普法规划,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普法载体,宪法学习和法治宣传氛围愈加浓厚,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市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城市、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优秀省辖市称号;修武县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修武县、武陟县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称号;我市公众安全感和平安建设综合绩效始终位居全省前列。

  学习宪法,尊崇宪法 抓住“关键少数”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重要的是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此,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宪法的示范作用,把学习宣传贯彻宪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增强学习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市十分重视加强理论中心组宪法学习,各级各部门将宪法列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任务,重点学习宪法内容。10月17日上午,我市举行领导干部学习宪法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翟国强作辅导报告。市委书记王小平主持报告会,省法学会办公室主任张常红到会指导,市领导徐衣显、刘涛、杨娅辉、郭鹏、胡小平、王建修、李民生、牛书军、路红卫等到场聆听报告。今年年初以来,王小平三次组织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宪法修正案等有关内容。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制度,切实把落实宣誓制度作为弘扬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的重要举措。9月30日上午,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圆形报告厅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结束后,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和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市人民政府市长徐衣显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监察委员会主任牛书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玉杰先后进行了宪法宣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推进依法行政

  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关键在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围绕“双十”工程、大企业集团培育等中心工作,市委聘请3名律师为法律顾问,15名律师入选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去年以来,3名受聘律师先后参与了《焦作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焦作市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暂行办法》《焦作市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10余份市委文件的审查把关,并分别出具了法律意见书,30余条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被市委采纳。

  去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开启了焦作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和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按照市委要求,市司法局选调60名优秀律师免费为征迁群众提供涉及征迁的法律咨询、合同审查、代写法律文书等服务;组建专业律师服务团队,配合市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指挥部,10余次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司法部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积极做好涉及绿化带征迁的12起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圆满实现了绿化带征迁范围内协议签订率、搬空率、拆除率“3个100%”的目标。

  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攻坚战”等中心工作,组建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活动,扎实做好农民工、“三留守”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组织开展污染防治法治宣传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系统共深入企业、工地、社区举办法治讲座300余场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50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万余份,帮助企业审查各类合同1000余份,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1亿元,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办结案件600余件。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在组织律师到信访部门参与信访接访的基础上,应公、检、法等部门的请求,组织律师到公、检、法等部门轮流值班,积极参与信访、领导接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置。截至目前,全市律师共参与市、县两级领导接访500余次,接待处理群众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2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参与论证、听证会50余次。

  今年年初以来,按照市委政法委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护航经济发展”专项行动要求和司法行政系统年度“四个专项”活动总体部署,市司法局以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和服务精准扶贫工作为发力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大胆创新司法行政机关服务模式,组织全市司法行政干警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持续推进法律服务“双百”活动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211支,举办法治讲座710场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50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3.2万余人次,办理公证565件;为企业审查各类合同2170份,处理涉企纠纷300余起,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排查化解疑难重大矛盾纠纷2150起,发放法治宣传品20多万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群众满意度。

  丰富载体,精准普法

  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只有深入人心,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近年来,我市通过搭建平台,建强法治文化阵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了良好氛围。

  我市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坚持寓法治宣传教育于各种文化活动中,整合了28个专业和民间法治文艺演出团队,利用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和传统庙会,通过舞蹈、戏剧、歌曲、小品、相声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修武县编排的法治戏曲《花喜鹊》、马村区编排的普法小品《“七五”普法放光芒》、博爱县编排的三句半《普法宣传下乡来》等法治文艺节目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中,使广大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七五”普法实施以来,全市开展“法治文化下基层”活动1500余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我市还先后推出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等系列读本20部,投资100余万元组织创作拍摄法治动漫、微电影、微视频70多部。武陟县税务局创作的微视频《小苹果》网上点播量近3万次,修武县拍摄的MV《小薇送税法》、孟州市创作的《韩愈喊你学税法》等系列漫画深受群众欢迎。

  在利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展法治宣传的同时,我市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法治宣传,市、县两级司法局全部建成开展官网、微博、微信、手机报四大普法平台,全市各单位(行业)共开通普法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号、手机APP等自媒体1000多个,实现了普法时间、内容、对象的全覆盖。

  “七五”普法实施以来,我市新建法治公园和游园15个、法治长廊380个、法治园地6000余个,各级各部门利用80多个广场大型视频、100多个机关楼体视频、2000余个单位LED显示屏播放法治类公益广告,成为我市的法治文化新亮点。

  此外,我市还组织开展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宣传活动和“12·4”宪法日系列专题活动,使宪法走进千家万户、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并组织举办“我与宪法”征文、演讲、书画等比赛,使广大群众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

  站位全局,积极谋划

  夯实主体责任

  为加强组织领导,我市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市委书记王小平担任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会议推动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组织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七五”普法规划,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等工作列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七五”普法规划,作出了《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的决议》,有力推动了“七五”普法规划高规格开展。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小平,副市长王付举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亲自过问、具体安排。各县(市)区也都成立由县(市)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面依法治县(市)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领导体系,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完善责任机制,我市相继出台了《焦作市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办法(暂行)》《焦作市“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化普法教育、法治创建、依法治理和法治文化建设等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七五”普法实施以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半年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进行一次重点抽查督导,在此基础上召开现场会或工作推进会,发现典型,培育先进,鞭策后进,限期整改。在今年的“七五”普法中期督查中,共组成6个由正县级干部带队的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进行督查,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我市重点执法单位主动履职,结合自身职能担当起宪法、部门法、通用法的普法责任,各县(市)区、各部门法治宣传“大合唱”的生动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我市还不断强化普法队伍建设,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选配包括360名律师在内的2097名法律工作者分别担任11个县(市)区、107个乡镇(街道)、1979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市、县两级成立55个普法讲师团,吸收1638名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为普法宣传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各级政府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增加投入,切实予以保障。全市用于法治宣传教育的经费有1650余万元,主要在法治宣传平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面增加了投入。我市还完善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例会、市直单位普法联络员、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工作情况和重要信息反馈、督查检查、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工作台账、档案管理等制度,用刚性的制度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普治并举,统筹协调

  促进依法治市

  积极推进地方立法。我市在全省率先审议通过《焦作市地方立法条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奠定了立法基础。市人大常委会加快地方立法工作步伐,2016年以来,在充分调研论证、找准选题的基础上,连续出台《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焦作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并通过各类媒体、各种载体广泛深入宣传,基本做到家喻户晓。今年制定出台《焦作市城市绿化条例》,已经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于2018年8月29日通过、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8年9月29日批准,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我市制订了《焦作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面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议题、市政府所有文件合同法制前置审核制度,未经合法性审查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出台文件。出台了《焦作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暂行规定》,遴选15名优秀律师组成法律专家顾问团。目前,全市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为目标,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审批更优、服务更快”的焦作政务服务品牌初步建立。今年6月份,国标委在对我市标准化创建进行中期评估时,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大力推进公正司法。我市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了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全市检察机关279名检察官首批入额,全市法院294名法官首批入额。深化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全市法院共选任人民陪审员1583名,法官比例达到3∶1,超额完成最高法院推行的“双倍增计划”。

  强化基层依法治理。我市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建立了“三调对接、四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平台,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在源头得以化解,焦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多元纠纷化解新机制”被最高法院确定为示范法院,以十八大代表、女法官李玉香名字命名的“李玉香家事审判工作室”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称号。持续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法治创建活动,全市目前已建成全国法治先进县(市)区4个(修武、武陟、沁阳、中站)、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01个。我市“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被民政部评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之一。

  (本版图片均由市司法局提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