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有一批优秀的女教师,她们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教书育人”4个字的崇高含义在她们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高喜玲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她在31年的教育生涯中,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奉献着自己的真诚,因为她的心中时刻记挂着学生们,立志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喜玲是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的副教授,领导电工电子教学团队。执教31年来,她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获得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优秀教师,校级骨干教师、教学标兵、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
在日常教学中,高喜玲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大胆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带领电工电子教学团队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技术》教材。2018年10月,该教材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高喜玲连续16年担任班主任,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班主任。“当班主任,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更要有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对班主任基本素质的理解。”高喜玲说,“作为班主任,必须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无障碍。”
高喜玲不仅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认真的教学态度让学生们学到了宝贵的知识,而且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超群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学生们。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都具有良好的班风,学习气氛浓厚,各项指标在学院都名列前茅。去年,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先进班集体”。
作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的带头人,高喜玲非常重视传、帮、带工作。她担任学院电气工程系青年教师培训导师,经常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执教意识、掌握过硬的教学本领。在她的努力下,电气工程系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逐渐担起了教学的重任。
因为教学成绩突出,高喜玲被中国民主同盟吸纳为盟员,担任民盟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支部主委。近年来,她积极组织盟员下基层,针对我市经济和文化建设以及关系民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各种意见,提出了一批有分量、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受到了民盟焦作市委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