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患上感冒、头疼等常见病后,除了去药店买药外,还能去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便利店购买。12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食药监局发出了一张与众不同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获证单位并非常见的药店,而是一家连锁便利店。这标志着,北京市首家“便利药店”正式落户朝阳区。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便利店数量突破10万家,“便利药店”一旦推广开来,必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便利店布遍城市,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购物。北京市的创新之举无疑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这需要有关部门对药品质量和价格强化抽查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
@常少杰1:时代发展乾坤转,买药可进便利店;改革开放惠民生,只盼管理别出乱。
@苏懿谅谅谅:便利店卖药,大药房卖食用油,这样的做法虽然便民,但是安全保障和市场监管方面的责任不明确,还是专一经营为好。
@舒禾er:“便利药店”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药店形成价格竞争,而公平良性的竞争需要双方共同遵循市场规律,合法经营,真正为百姓服务。
@瀚林wer:“便利药店”是否真正惠民,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根据群众的反馈意见进行升级与完善,随后再进行大规模推广。保证药品质量、普及大众的医药知识,只有做好这两方面工作,“便利药店”才能更好地融入医药行业。
@湘湘猪儿:推出“便利药店”是便民措施。传统药店受限于营业时间,当市民在夜晚需要购买药品时,经常只能望着药店关门而兴叹。如果“便利药店”能像很多城市的便利店那样全天24小时营业,就能更好地服务市民。
【下期话题】
城市吸引力
近年来,一些二线城市依托优越的区域位置和强劲的创新活力崭露头角,成为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的城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什么样的城市最有吸引力?近日,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201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7%的受访者认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区域位置好,49.7%的受访者认为是创新能力强,60.4%的受访者认为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城市最有吸引力。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