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简易填埋到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 展现治污新模式
光影驿站
垃圾变废为宝
1996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垃圾处理 展现治污新模式
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市生活垃圾从简易填埋到实现无害化处理,得益于垃圾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目前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从事垃圾填埋工作近10年的作业队队长刘巨峰说:“过去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只有500多吨,目前高峰期可达1400吨,垃圾产生量的递增,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展现了市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虽然我们环卫工人工作量越来越大,环保部门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技术规程进行更新后,垃圾处理技术难度不断增加,环保指标要求更趋严格,但我们全力以赴,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让城市更洁净。”

  自2008年年底我市建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来,垃圾渗沥液这一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工艺流程,从一池黑水臭水变成了可用于绿化、洒水降尘的中水。在市城管局、环保局等部门监管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规范运行,形成治污新模式,这充分展现了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新常态,凝心聚力打好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奋力建设美丽焦作的新姿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