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曾写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这是我们一直提倡的道德准则。同样,这样的情怀和自我约束也运用到马村区对“四城联创”的工作态度里。
“四城联创”,近两年的时间,现已进入冲刺阶段。
马村区一路走来,顶住困难压力,洒下艰辛汗水,赢得过掌声和成绩。一路前行的脚步不停,而今走到了测评的关键节点。
面对即将到来的测评,马村区的46个点位将一一接受检查。为防止部分基层干部思想松懈,该区区委书记宗家桢不断提醒:行百里者半九十。百里长途,前九十公里仅仅是一半,最后的几公里,才是最终成功的关键。全区上下要绷紧弦、下真功、出实效,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真正提升我们的文明程度,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何提升文明程度,又如何令群众收获满满?走访马村,慎独情怀令笔者感受颇深。
——街道上,市民会顺手捡起被丢弃的废纸杂物;
——公共场所,来办事的市民自觉排队、秩序井然;
——公交车上,乘客给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让出座位。
……
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遍布城乡的“文明信号”,行走在大街小巷的“小红帽”……无形中为人们画出了触动心灵的“同心圆”,使文明渗透到城区的各个角落,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明、享受成果,并自觉加入创建队伍。
只有全员自觉动起来、“四城联创”氛围热起来、群众效应拉起来,才能让文明自上而下、从外及内“修”起来。
“文明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公共文明的建设则需要内外并修。”该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杨磊说。马村区有15万人口,辖7个街道,其中包括5个涉农街道,人口密集、人员复杂,虽然“四城联创”压力大,但创建信念依然坚定,让外在的制度与规范转化为人们内在的习惯与涵养,责无旁贷。
“四城联创”攻坚,决战决胜,思想上的片刻不松懈与细节上的方寸不漏过,是相辅相成的。所有的大战役、大行动,无不是一个又一个细节累加而成,一块马蹄铁可以毁掉一个国家,一个小蚁穴可以毁掉百里长堤。一个又一个完善的细节相叠加,才会最终走向成功的目标,享受到美丽的结果。
对于马村来说,“四城联创”决胜所能带来的美丽结果,正是这个城区以及群众的最大福祉。“四城联创”的最终指向,便是造福百姓。“四城联创”近两年,道路更畅通、城区更整洁、生活更方便、城区影响力更大、群众凝聚力更强。文明之花的绽放,正照亮着马村的进化和发展。
精神不松懈,行动更迅疾。冲刺关头,不能有任何顾盼分心。无论此前的成绩如何,无论此前做出过多少努力,最终结果,才是最权威的证明。在“四城联创”决胜的路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四城联创”有结果,提升无终点。循着“四城联创”之路走向文明之门,这是每一位马村人共同的行动。“四城联创”攻坚,决战决胜,文明,必将成为这座城的标签。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