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蕊)我市又一项工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12月6日,省档案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市数字档案馆系统进行测试,认为我市数字档案馆系统功能完备、档案资源丰富、保障系统扎实,达到省级示范数字档案馆标准,成为河南首家省级示范数字档案馆,为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市档案局把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引领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和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存量资源上坚持急用先行,优先对馆藏利用率高的工人招工、知青下乡、土地房产、婚姻等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边建边用,提高服务效率;在增量资源上严把档案接收关,所有进馆档案一律实行双载体接收,新接收进馆的档案,实体档案、电子档案同步移交;在技术方面坚持自主开发与联合研发相结合,根据自身实际研发出电子文件在线归档系统,并为各县(市)区档案局和94家市直单位统一免费安装,充分把握档案部门在软件开发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将业务需求渗透到功能模块的方方面面,既满足了在线、离线接收不同类型数字档案的需要,又实现了在线归档与数字档案馆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物理隔离。截至目前,市档案馆全部馆藏档案资料均已录入目录数据库,80%的永久档案完成全文数字化,系统检索档案目录信息不超过5秒、全文信息不超过20秒。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