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找准突破口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帮扶帮到群众心坎里
扶贫动态
家门口就业 拥抱新生活
扶贫长镜头
网红“七彩磨石坡村” 藏着扶贫“密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1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红“七彩磨石坡村” 藏着扶贫“密码”
本报记者 赵改玲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成为网红的“七彩磨石坡村”街景。 本报记者 蒋 鑫 摄
 
   

  青云大道是我市不少骑友心中的最美骑行路线,坡道比较平缓,两旁就是连绵的山岭,是前往云台山、青龙峡的一条主要通道。最近,骑友发现,青云大道旁过去看上去很平凡的修武县西村乡磨石坡村变了,颜值让人惊艳——房子外墙用油漆喷成了七彩,上面还有精美的图画,有可爱的小熊,有呆萌的小狗,有身形奇特的火烈鸟,还有国画和书法。村口的一堵墙上,卡通体写的大字分外显眼——网红“七彩磨石坡村”。

  过去的磨石坡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朴实、土气,默默无闻。虽然磨石坡村离云台山、青龙峡等景区并不远,但村民长期以来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带来的好处。

  一个月前,磨石坡村悄悄迈出了走向华丽转身的第一步。

  原本“灰头土脸”的磨石坡村,全村房子的外墙上都被喷上了七彩油漆,上面还有书法、国画,颇有些网红的气质——年轻、时尚、艺术范儿十足。可以说,磨石坡村已然完成了美丽蜕变。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卢福臣介绍,一个月前,经西村乡政府同意,该村通过招标,中标单位对整个磨石坡村的房子进行了外观涂彩。经过努力打造,该村房子的外墙全部变成七彩,画上了画,写上了书法。看到七彩的房子外墙,看到村子的新面貌,村民们都很高兴,觉得今后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多彩,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多了期待。

  为啥要把磨石坡村打造成“七彩村”?原来,这里面藏着扶贫“密码”。

  据驻村第一书记姜薇薇介绍,磨石坡村是省级贫困村,过去这里的农民主要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2017年,通过帮扶单位——县房管中心的努力,该村引进扶贫项目——田园综合体,占地506亩,主要种植格桑花、百日菊、油菜花、向日葵。开花时节,这些花田特别美丽,不少骑友、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在花田前拍照,并发布到网上,让磨石坡村成了网红村。为了和七彩花田的风格一致,该村决定将村里房子的外墙也涂成七彩,让磨石坡村成为“七彩村”,和美丽的花儿相得益彰。“下一步,我们将在田园综合体里打造民俗住宿、水上乐园、七彩旱冰场、小火车等项目,让这里人气更旺,进一步推动扶贫旅游经济的发展。”姜薇薇说。

  卢福臣介绍,506亩流转土地每年让村里增加了8万元收入。再加上村里的其他收入,负担了全村人每年的医保、小额保险、养老保险等。每年,村里还给每户发放大米和食用油。

  为了让记者看到扶贫成果,卢福臣让村会计给记者看了一沓厚厚的工资表。据介绍,该项目能带动该村贫困人员175人在田园综合体务工,他们每月都要到田园综合体工作,日工资为60元,一个月能拿1800元左右。其中,15名贫困人员已和田园综合体项目方签订了长期务工合同,每月都有固定工资。“这个扶贫项目非常好,也非常感谢帮扶单位,过去村民是靠天吃饭,现在是旱涝保收。”卢福臣说。

  春风十里不如你。该村的“春风十里”项目正在规划中。卢福臣兴致勃勃地说,“春风十里”项目建好后,将会给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村民的腰包就更鼓了。到那时候,村民就有希望彻底和贫困说“再见”了。

  磨石坡村越来越“年轻”,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这,不正是扶贫事业带来的最大变化?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