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重大项目签约、开工、竣工,往往会举行一个仪式,并邀请相关领导出席、致辞或者剪彩,可12月13日在孟州举行的中内凯思年产180万只国VI发动机钢质活塞项目首条智能生产线建成投产仪式,让记者耳目一新。
新在哪儿?当日上午,在中内凯思汽车新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举行的这个投产庆典仪式,设在偌大的车间里,避免了参加人员站在室外受冻。仪式上,没有领导致辞,却有职工代表感言;为生产线启动按下水晶球的,不是与会的领导,而是中德双方企业的建设功勋代表;出席仪式的市委书记王小平特别为中德双方在项目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建设者颁发了“建设功勋奖”。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参与项目整个建设过程的企业职工代表王力的发言。他饱含深情地讲述道:“18个月,一片平地变成了处处散发着国际范儿的工厂;6个月,企业干部职工从零起步到将国际领先的活塞加工工艺掌握在自己手中;3个月,行业最潮的生产线入驻车间并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1个月,国际化管理模式已经快速搭建起来。为了项目早日投产,一位同事新婚大喜的前一天下午还在车间里忙碌,婚后第三天就重返岗位;一位同事的老人住院做手术,手术当晚他就出现在车间里……”
“这个项目是中原内配集团与德国莱茵金属集团的战略合作项目,有国际影响力,也是焦作市十大重点工业项目之一。为了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前来指导的德国专家也是拼了。”中内凯思公司总经理薛亚辉在给大家介绍项目时激动万分,“项目推进期间,德方团队一改过去从不加班、每周双休的习惯,争分夺秒,连续作战,任劳任怨,工程师冈特来中国一年都没有休过假。中德项目团队不仅在项目合作中相互学到了经验,而且建立了深厚的跨国友谊,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听着薛亚辉的感慨和王力的讲述,与会的我市及各县(市)区相关部门的人员,还有我市20余家制造企业的负责人,不禁对远道而来的德国专家和拼搏奉献的中方人员肃然起敬.
记者了解到,在中德双方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我市及孟州市各级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从2017年4月24日签约到当年7月5日开工,再到今年12月13日首条智能生产线投产,实现了政府支持力度的前所未有、国际合作深度的前所未有、联合开发广度的前所未有、项目建设速度的前所未有。
“这个投产仪式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一件高品质产品下线,而是这种不流于形式、简朴而影响深远的庆典形式。”来自温县产业集聚区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快速推进,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和对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视。这种让劳动者走上前台展示风采的安排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这样的庆典仪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