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先后被许昌、南阳、周口、新乡等地反超。焦作落后了、倒退了。
2016年5月,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组建,在当年9月份召开的市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焦作要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对待干部和作风,市委的态度很鲜明: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重点在干部。”市委书记王小平说。
为重塑政治生态、破解发展难题、重振焦作经济、实现既定目标,市委决定重树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全面推行干部参与一线工作机制,引导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在接地气中淬炼底气。
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我市在面向全市公选30名优秀副县级年轻干部的基础上,坚持一线淬炼干部,选派377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急难险重攻坚任务,选派700余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可用”,从金融机构争取14名干部到市、县两级政府挂职;坚持为干部担当干事撑腰鼓劲,在全省率先设立总奖金500万元的改革创新奖,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为保证干部参与一线工作机制落地见成效,我市出台了规范性文件,针对新提拔干部,出台《新提拔任职市管干部一线锻炼暂行办法》;针对年轻优秀干部,出台关于《年轻干部“双挂两学两提升”培养工程》的文件;针对机关干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通知》,将一线干事建功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将一线实绩表现作为评价调整的重要参考,将一线担当尽责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标准,统筹形成“发现掌握一批,评先表彰一批,调整使用一批,影响带动一批”的干部选用工作链。
两年时间,回头再看,一系列的选人用人政策给我市干部队伍吹来了清新之风,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穷动力。重大工程、中心工作一线成为锻炼干部的“主战场”“主考场”“主平台”,我市探索施行的“一线锻炼工作法”使一大批干部在接地气中淬炼底气,在一线锻炼中增长才干。
目前,全市先后有1400名县级干部、后备干部和优秀干部投身到脱贫攻坚、“四城联创”、征迁安置、环保攻坚、信访稳定等中心工作第一线,676人次受到表彰,干部担当作为、能打善战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