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太极体育中心健身苑,随处可见锻炼的人群。“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家人来这里打乒乓球,大冬天出出汗,感觉身体很舒服。”正在打乒乓球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住在附近小区,距离这里的路程不到10分钟,这里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她经常和家人饭后来这里健身。
“如今,在家门口健身锻炼非常方便,楼下就是小区健身广场。穿过小区,便是市太极体育中心。”张女士说,家门口的体育健身设施真是无处不在。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家住火车站附近的李先生天天傍晚在火车站广场西游园里新建的全民健身器材上健身。“在小区附近就能找到锻炼的设施,真是太方便了。”李先生说。
近年来,我市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在我市,无论是在公园、街心游园,还是在广场、社区、农村,都安装了大量健身器材供群众健身使用。连续6年来,以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被列为我市十项民生工程之一。
6年来,市体育部门多策并举筹措资金,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不断加大对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特别是今年,市体育局抓紧实施,提前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本年的建设任务,顺利在全市各行政村、社区以及城区公共场所购置安装了116套体育健身设备。
截至目前,全市基层体育健身工程已经达到全覆盖。市体育局在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游园、广场全部建成了体育健身工程,以“一场七件健身器材”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体育健身工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10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体育健身工程。
如今,我市城区各大公园均建有健身区域,近百套功能各异的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地散布其中,每天都有大量群众来此锻炼。不仅在我市城区各大公园,而且在我市的乡镇(街道)、社区均建设有全民健身中心,配备了齐全的健身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前去锻炼。
全民参与健身,场地器材先行。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萍告诉记者,市体育局将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将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作为亮点工程,充分利用公园、沿河、沿山、废弃厂房、拆迁安置区等地新建一批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同时,市体育局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实现社区、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
在不断增加健身器材数量的同时,我市还特别建立健全了健身器材管理长效机制。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成法智介绍,一方面,市体育局与承受捐赠单位签订器材移交责任书,并对器材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各县(市)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正确使用健身器材。与此同时,市体育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安装、使用、管理维护现状等进行抽样检查,推动老旧、破损器材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