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体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体育局组织收听收看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实况
“十分钟健身圈”引领市民健身风尚
2018年下半年二级运动员 证书申请工作明日截止
图片新闻
市老年体协荣获 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深挖潜能让体育场馆更多惠及百姓
未来,从脚下开始
体育场馆福利大派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分钟健身圈”引领市民健身风尚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2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太极体育中心健身苑,随处可见锻炼的人群。“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家人来这里打乒乓球,大冬天出出汗,感觉身体很舒服。”正在打乒乓球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住在附近小区,距离这里的路程不到10分钟,这里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她经常和家人饭后来这里健身。

  “如今,在家门口健身锻炼非常方便,楼下就是小区健身广场。穿过小区,便是市太极体育中心。”张女士说,家门口的体育健身设施真是无处不在。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家住火车站附近的李先生天天傍晚在火车站广场西游园里新建的全民健身器材上健身。“在小区附近就能找到锻炼的设施,真是太方便了。”李先生说。

  近年来,我市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在我市,无论是在公园、街心游园,还是在广场、社区、农村,都安装了大量健身器材供群众健身使用。连续6年来,以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被列为我市十项民生工程之一。

  6年来,市体育部门多策并举筹措资金,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不断加大对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特别是今年,市体育局抓紧实施,提前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本年的建设任务,顺利在全市各行政村、社区以及城区公共场所购置安装了116套体育健身设备。

  截至目前,全市基层体育健身工程已经达到全覆盖。市体育局在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游园、广场全部建成了体育健身工程,以“一场七件健身器材”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体育健身工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10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体育健身工程。

  如今,我市城区各大公园均建有健身区域,近百套功能各异的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地散布其中,每天都有大量群众来此锻炼。不仅在我市城区各大公园,而且在我市的乡镇(街道)、社区均建设有全民健身中心,配备了齐全的健身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前去锻炼。

  全民参与健身,场地器材先行。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萍告诉记者,市体育局将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将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作为亮点工程,充分利用公园、沿河、沿山、废弃厂房、拆迁安置区等地新建一批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同时,市体育局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实现社区、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

  在不断增加健身器材数量的同时,我市还特别建立健全了健身器材管理长效机制。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成法智介绍,一方面,市体育局与承受捐赠单位签订器材移交责任书,并对器材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各县(市)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正确使用健身器材。与此同时,市体育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安装、使用、管理维护现状等进行抽样检查,推动老旧、破损器材淘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