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犁牛耕到高端大马力拖拉机,从人工喷洒到航空植保,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机械化应收尽收,从“靠天吃饭”到机械化烘干储存,从秸秆焚烧到机械化综合利用,从走出怀川到走出中原……40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功跻身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全国跨区作业先进市、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先进市行列,并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4个,成为中国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样板。
一串串耀眼的光环和令人瞩目的成就,标志着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方式全面迈入机械化新时代,也标志着我市农机化事业已经跨入全省、全国的先进行列。
从“农业强”到“农机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的一面旗帜,始终把大力发展农机化事业作为做强农业的“一号工程”,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平安农机”创建等工作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全市“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农机装备实力领先全省、全国。截至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43.5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22.8亿元。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35万台,其中58.8千瓦以上大型拖拉机5621台,配套农机具9.3万台(套);拥有稻麦联合收获机510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851台,花生收获机1018台,青饲料收获机104台,秸秆捡拾打捆机84台;拥有农产品加工机械1.8万台,畜牧饲养机械5631台;拥有翻转犁2.8万台,秸秆还田机1.2万台,旋耕机8500台,播种机3.6万台。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飞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全市小麦、玉米主要生产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其中,小麦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9%、98%、98%;玉米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9%、96%。沁阳市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孟州市成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升级示范县(市)。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农机合作社409个,农机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超过90%,各类农机服务市场吸纳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农机经营总收入达11.23亿元。全市拥有农机户19万个,农机专业户2.3万个,农机从业人员15万人,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704个,农机经销企业18家,农机经销网点201个,农机维修网点553个。全市农机合作社现有成员4106人,场所面积共计61194平方米,总资产49815万元,流转土地14.5万亩,托管土地38.7万亩,年收入共计24092万元。农机合作社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从主要农作物向花生、“四大怀药”等特色作物和饲养业领域延伸;从以农作物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植保、烘干等全过程延伸。博爱县长继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焦作市田友农机合作联社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孟州市营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8家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沁阳市惠民专业合作社等24家合作社被命名为市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
服务三农显身手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缓解了三夏、三秋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使劳动力占有量减少60%,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打造了农机化支撑下的“放心农业”,为我市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三夏、三秋大显身手。今年三夏,全市精心组织,科学调度15万余台(套)农机投入三夏生产,从6月3日开始,仅用6天时间于6月8日全面结束,顺利实现了降雨前全面完成抢收抢种的目标。全市共完成小麦收获264万亩,其中机收262万亩,机收率99%;玉米种植184万亩,其中机播182万亩,机播率99%,日投入联合收割机最高突破6000台,日收获进度最高45万亩,日播种玉米最高40万亩,实现了夏收夏种同步完成,精彩完成了三夏农机生产任务。今年三秋,全市共投入十几万台(套)农业机械,并全面推行了“机收+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模式,从收到种只用了半个多月,比改革开放初期节省了一半时间。同时,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50万亩,完成深耕深松作业面积160万亩。粮食烘干等先进适用新型农业机械和技术实现了新突破,全市目前拥有粮食烘干机械70多台。
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上档升级,狠抓农机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近两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5家,全市目前国家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达到12个、省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达27个、市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达100个,并培养造就了大批农机技能人才。成千上万的农户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人才的引领下,做强了农业、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成为农机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
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自身优势,实现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面积达43万亩,服务范围从农田作业延伸到市政建设、水利工程、林果业、畜牧业、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等多个领域。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跨区作业领域也不断拓展,由过去单一的小麦跨区作业,发展到三秋、冬耕、春耕、玉米机收、水稻机收等多种形式的跨区作业,跨区范围覆盖15个省。武陟凤翔农机合作社、沁阳科有农机合作社、恒运农机合作社跨区到东北承包土地1.7万亩。沁阳安乐农机合作社走出国门到蒙古开展跨区作业,开我市乃至全省农机跨国作业的先河。
“平安农机”叫响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活动,农机安全生产走在了全国前列,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机责任事故。
“平安农机”创建成果丰硕。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4个、“平安乡镇”29个、“平安农机合作社”60个,农机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向好。
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在强化农机安全目标措施落地、把好农机安全源头、增强群众安全意识的同时,加大了“打非治违”力度。市农机部门共成立检查小组26个,出动组织检查人员1568人次,排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460台;查纠无证无牌驾驶操作人员13人,检查其他违规违法人员245人,纠正处理了245人;检查企业305家,排查出一般事故隐患214项,整改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