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日前,由《大众证券报》联合新浪财经、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举办的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百强榜发布暨第十三届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公信力调查评选颁奖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
论坛现场发布了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百强榜,多氟多以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百强第八十五名和A股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指数百强第二十五名的成绩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紫金创新奖和最佳持续投资价值奖,董事长李世江荣获“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上市公司领袖奖”,董事会秘书陈相举荣获“功勋董秘奖”。
本次论坛以“鼎新赋能”为主题,数百家优秀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以及学界专家、政府领导在论坛上从全球视野、专家视角共话财经宏图与创新愿景。获此殊荣,是多氟多长期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的结果。
在元素周期表上,大家知道右上角除了其他元素以外,还有个氟,在常温上能和任何元素发生反应,非常难管。但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一旦这个元素把它做好了,便能为社会作贡献。氟元素被多氟多驯服了,现在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我们的衣食住行,从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离不开氟元素。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有非常轻的金属元素锂,这个元素制造出了电池,这两个元素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的。
多氟多把元素周期表右上角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和左上角最轻的锂元素结合起来。这项技术经过8年艰苦研发,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主要用于锂电池的电解质,加上有机溶剂后,成为锂电池电解液的运送粒子。六氟磷酸锂技术一开始是由日本垄断的,而今多氟多的这个项目已经投产5年,并且将产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目前,我们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中每三块中就有一块用的是多氟多六氟磷酸锂。现在这个产品价格已由最初每吨100多万元降至每吨10万元左右。
资本——
应给企业创新“高溢价”
资本市场是看未来的,多氟多通过技术创新,赢得了资本市场支持。作为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和企业创新的良性互动构成多氟多发展的主旋律。
企业在国家创新大战略的背景下,要有一批人才支撑,才能给创新奠定更好的基础。多氟多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多氟多创新平台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多氟多重视“智才聚集”效应,给这些博士后、专家们提供非常好的研发平台,希望他们能把研发成果在多氟多产业平台上转化成为生产力。
创新是有分工的,像大专院校、研究院所这些专门的研究单位进行基础研究,国家对他们的支撑力度要大,时间要长一些,不能急功近利。但企业不一样,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着天然劣势,企业要“急功近利”,在生产一线、研发一线把基础的科研成果作更深入研究、产业化研究。
多氟多始终认为,资本市场应该看未来,给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一个较高溢价,高溢价支撑创新型的企业进行更深入研究。那么,资本市场和创新性企业在创业投入和创新力度上会形成互动,这样会形成比较好的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既需要土壤、养分,也需要非常多的培育。如果这些力量可以形成一个合力,那么我们国家的创新氛围、创新生态就会快速形成。
创新竞争——
将在产业链层面进行
多氟多在研发生产六氟磷酸锂的时候,敏锐地看到锂电池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开始了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多氟多现在创新研究了大量新材料,比如锂电池领域的三元正极材料、硅碳负极的新型材料等。这一系列新材料又支撑了锂电池的发展,锂电池的发展又会支撑电动汽车的发展,多氟多就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思维,并在这个全产业链上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创新平台。
多氟多通过技术创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和一个企业创新的良性互动构成多氟多发展的主旋律,而信息化支撑塑造了多氟多的智能制造。“依托智能制造,多氟多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刺激的、不确定性的道路。”李世江说,“未来的竞争不是单纯的产品的竞争,也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平台的竞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竞争、生态系统能力的竞争,这是新时代的产业格局。”
有很多人告诉李世江,多元化是一个陷阱。在多元化的过程中,多氟多能不能走出来?李世江作了深入思考,并在边缘交叉学科发力,通过产业投资打造学习理解平台,尊重社会的分工规律,协同作战。多氟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给其带来了更多思考、诸多困惑,并希望和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作战。
在开放的产业链平台上,实现产品、技术、创新主体、商业模式等方位共享,是多氟多追求的目标,更是多氟多正在探索的伟大实践,假以时日,多氟多必定成功,为人们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