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地处中原腹地、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的我市,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地表水源充足,畜牧业自然资源禀赋优越,适宜发展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畜牧业。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奶业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奶业产业体系,奶源基地建设、产品深加工、乳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奶业产业一体化发展,奶业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畜牧行业新的增长极和新亮点。
2017年年底,我市奶牛存栏2.67万头,年产奶量18.8万吨。目前我市奶牛规模养殖场29家,其中牧场式20个、小区式9个,奶牛最高日单产38公斤,在全省属于高产市。
奶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各项保障是基础。我市不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奶业快速发展。一、强化政策保障。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奶牛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蒙牛百亿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文件,全面促进奶牛产业快速发展。二、强化资金保障。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和省支持奶业发展优惠政策,抓住全省加快肉牛奶牛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新兴业态,提升我市奶牛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水平,进一步做优奶产业。三、强化用地保障。在环境保护高压态势和生产建设土地供应异常紧张的双重压力下,积极为奶业发展供应养殖用地,解决基本养殖用地问题。四、强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全省“一网通办”改革试点市的优势,加快打造“审批更快、服务更优”的焦作品牌,为乳企提供新时代“一网通办”焦作体验。
奶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是依托。我市坚持创新发展、超前谋划,再一次抓住奶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在焦作打造蒙牛百亿产业集群、蒙牛全国副中心,加强深度合作交流。去年5月18日,市委书记王小平与蒙牛集团副总裁高飞洽谈,就如何发展蒙牛产业集群深入交换意见,并针对蒙牛加快焦作市奶源建设达成共识;去年8月10日,王小平到蒙牛集团总部与该集团总裁卢敏放会面,就蒙牛集团在焦作发展百亿产业集群项目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深入沟通;今年5月17日,蒙牛集团与市政府签署了“百亿产业集群战略框架协议”,将以河南焦作为“一传手”,建立乳业高效生态链,助推蒙牛“双千亿”目标实现。蒙牛百亿产业集群是蒙牛集团的全国战略目标,2018—2020年投资54.5亿元,建设核心工厂、奶源基地、配套产业三大板块,着力完善乳制品全产业链,建设中原地区最大的乳制品产业集群;到2020年,核心工厂实现年产值100亿元、集群年产值超200亿元。今年前11个月,蒙牛(焦作)公司实现产值40亿元、集群产值90亿元。
奶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是关键。我市坚持优化奶业生产布局,创新奶业发展方式,努力把奶业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一是坚持创新绿色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强化科技创新,全市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蒙牛(焦作)公司建成智能生产线45条、使用智能机器人128台,奶牛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二是深入推进种养结构循环发展。形成了“粮喂牛、粪还田、地产粮”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有效推动了种养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全市青贮秸秆34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28万吨。三是持续提升奶牛单产。为了更好推进奶牛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奶牛场的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我市在全市开展奶牛单产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奶牛养殖的技术水平。我市成立了焦作市奶牛单产提升领导工作小组,组织技术专家开展奶牛单产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组织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到北京、天津等单产水平高的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全市优良奶牛率明显提高,生产性能大幅提升,奶牛单产从2016年的21公斤提升到2018年的30公斤,最高单产达到38公斤,单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在2018年全省高产奶牛单产比赛中,我市乾丰养殖有限公司荣获“银牛奖”。
奶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质量安全是保障。生鲜乳是百姓餐桌的主要食品之一,生鲜乳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中重要环节。我市切实加强生鲜乳监管力度,全面提升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奶。市县两级组建有完善的监测机构和严格的监测制度,监测人员和监测经费市县两级有力保障,市畜产品监测中心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是国家法定监测机构;提高抽样监测数量,加强监测频次,提高样品代表性,确保监测效果;积极开展全省生鲜乳第三方检测试点工作,抽调农业(畜牧)监测中坚力量组建了第三方监测站,对蒙牛乳业、博农乳业开展日常采样检测。采取日常监管和不定期专项督导检查等方式,利用网上监控与网下跟踪相结合等手段,全方位、全覆盖监管,重拳打击生鲜乳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