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就剩下这些宝贝了,今天摘了送过去就能结账收钱了。”12月15日上午,在博爱县许良镇赵后村的竹园里,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玉虎和村里的贫困户王小根,小心翼翼采摘下地里仅剩的一些赤松茸。看着眼前一筐筐的赤松茸,王小根一脸喜悦。
这两年,小小的赤松茸成了赵后村人致富的宝贝,每亩销售收入可达1.5万余元。贫困户王小根就是第一批尝到甜头的人。
赵后村素有种植竹林的传统,然而近年来竹林种植的收入大不如前,承包竹园的人也越来越少。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玉虎了解到在竹林里种植林下赤松茸,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可基本实现“人种天养”。赤松茸和竹林的生长形成了很好的互补,不仅能增加村民收入,还能达到保护竹林的目的。
王玉虎联系到河南十七组电商公司负责人王瑞彬。经过协商,该公司愿意为种植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技术指导服务,统一提供赤松茸菌种、统一配料、统一管理、统一保底价回收、统一销售。
去年9月,在王玉虎的带动下,赵后村的贫困户王小根以及村里其他3户贫困户每家尝试种了1亩多的林下赤松茸。在电商公司的统一指导和培训下,他们种植的赤松茸第一年就获得丰收,每户增收近5000元。
“小小松茸作用大,电商扶贫全靠它,保护竹林把家发,乐得群众笑开花。”很快,这首贫困户种植赤松茸致富增收的打油诗在赵后村以及周边村流传开来,机房村、吕店村、西中道村等也积极发展赤松茸种植。
几个人富不算富,要带大家谋出路。王玉虎心里牵挂的不仅是村里几户贫困户的增收,还有更多人的致富和该村的长远发展。“今年,我们村申请了林下赤松茸种植扶贫开发到户增收项目,申报成功后不仅能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致富,还能带动周边7个村的3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实现增收。”王玉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