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个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人心拉近了,距离变短了……”11月29日,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项目综合科科长杨玉惠谈起我市干部作风转变时,深有体会地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纪委监察委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持续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着力根除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我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紧盯关键节点,节前发通知提要求,节中强化督导检查,节后集中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坚持分级实施督导检查,通过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全市开展监督检查、执纪监督室分片包块对联系单位进行抽查、市直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县(市)区成立检查组对辖区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等方式,多批次多层次地密集监督,形成震慑。注重开展专项整治。今年暑期共抽调人员100余人组织37个检查组,累计检查全市单位、部门329家次,酒店、景区等场所72家次,坚决杜绝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结合巡视巡察整改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整治,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疏于整治,“两个责任”“一岗双责”旁落虚化、履行不力,对中央巡视组交办问题线索处置不及时、问责不到位,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精准施治。截至目前,我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1起,处理116人,其中党纪政务处理80人,市纪委对16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深化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基层党风政风监督。今年年初以来,焦作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深化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共查处案件368起,党政纪处分267人,移送司法机关15人,市纪委先后分3次对10起典型违规违纪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重点聚焦脱贫攻坚战,开展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干部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积极运用“3456”工作模式,即通过组织领导、安排部署、责任落实三到位保障工作,从群众举报、案件查办、明察暗访、调研督查四种渠道查找问题,采取日常检查、专项督查、挂牌督办、专项巡察、专项行动五种措施强化督查,建立集中约谈和专项问责机制、协调联动机制、问责情况月报制度、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制度、“一案双查”制度、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等六项机制确保实效,坚决查纠干部“甩手”作风,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截至目前,我市共查处脱贫攻坚战中干部作风和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158起,党政纪处分61人,市纪委对6起典型问题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有效发挥了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
以“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为载体,集中开展作风大整顿。围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把2018年定为“转变作风年”,深入开展了“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重点对“做事不实、能力不足、为官不为、有责不担、精神不振、执行不力、效能不高、守纪不严”8个方面典型表现开展精准治理、靶向治疗,坚决纠正干部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单位共查摆问题6511个,制定整改措施8806个,整改到位6381个;共问责688人,党政纪处分271人,组织处理19人,彰显了警示震慑作用。“通过开展审批服务便民化、强化党性正作风宣传教育、干部激励考评、护航经济发展、改善营商环境、作风问责6个专项行动,从具体问题改起,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久久为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效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牛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