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完成映湖路小学和解放区第一幼儿园建设、高标准完成沿街商铺门头招牌升级改造、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今年年初以来,解放区将2018年十项民生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8年,该区民生工程涵盖教育、文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棚户区改造、城乡就业、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楼院建设10个方面,目前已基本完成任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该区设立教育质量奖,100万元奖金已经发放到各学校。分期分批推进全区中小学空调安装,目前330台空调已全部安装到位。推进映湖路小学和解放区第一幼儿园建设,映湖路小学已投入使用,解放区第一幼儿园近期将投入使用。
致力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该区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在23个行政村放映电影276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免费开放区文化馆,举办集中培训37期18个专业,培训人员4200余人次,服务居民11.4万余人次,举办文艺演出活动31场次。免费开放区图书馆,举办春节、元宵节、世界读书日、暑期等系列阅读活动,开展流动服务、阅读活动、展览共67场次,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该区投入4042.9万元,对“五纵两横三节点”的157栋临街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综合整治,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2300家沿街商铺门头招牌升级改造工作;推进“厕所革命”,共投入190余万元,新建影视西路垃圾中转站连体公厕和森林公园连体公厕,已全部投入使用,公厕改造已全面完成,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做好“双气”入户工作,已有60个小区与供热单位签订了入网协议,实现新增供暖14947户148.3万平方米。
提高社会保障方面。该区开展拥军优属,为辖区750余名残疾军人、“三属”、老复员军人、参战参试人员、老烈士子女、60周岁及以上农村退伍兵发放2018年全年抚恤金960余万元;为301名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622万元。实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截至11月底,全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542户4882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1525.69万元,人均补差标准为275元。
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2018年,该区棚户区(城中村)省定改造项目调整为3个项目,目前已拆除608户18.36万平方米。南水北调安置房建设已完成10栋18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并分配到户,新开工建设安置房进展顺利。
加强城乡就业安置工作。该区推进城镇就业,开展各类就业培训37期,培训1615人,全区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5%,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帮助残疾人就业,已培训残疾人196名,帮助116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提高居民医疗卫生水平。该区积极推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10.7万名居民签订了服务协议,签约率达35%;为困难人群签约服务1.8万余人次,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慢病患者等群体签约服务6.3万余人次,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签约服务2100余人次,逐步实现全覆盖。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该区积极推进基层食药所规范化建设,完成7个食药所规范化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产品抽查力度,共开展食品药品抽检424批次,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开展制药原料、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等各类专项整治39项。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累计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大中型社会餐饮服务单位达到98家,覆盖率为95%,学校食堂35家,覆盖率达100%,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该区积极推进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完成义务植树1380亩,雨季造林1000亩,封山育林500亩,完成南太行登山步道入口绿化300亩,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提升美丽楼院建设。该区对三星级以上楼院重点打造特色品牌,对225个一星、二星达标楼院优化居民自治组织,对居民议事会工作开展“回头看”,对不称职、不履职的居民议事会成员及时改选,对132个新移交楼院,重点与社区结合,摸清底数,了解情况,结合每个楼院实际,一院一策,指导楼院按照居民议事会成立流程,建立居民议事会。(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