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18年走到了年末。回望这一年,市质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主动把质监工作深度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彰显了我市质监部门的政治觉悟和能力水平。
一年来,他们心无旁骛谋发展,始终把履职尽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亮点工作。
一年来,他们高标准、高要求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市质量整体水平。
一年来,他们坚定不移抓党建,不断厚植廉政文化,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在此,本报对全市质监系统2018年工作进行盘点,细数那些奋斗不息的日子。
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
标准化试点市通过现场评审
本报记者 高小豹
11月21日至23日,我市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审组的现场评审。
在创建活动中,市质监局积极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出台了《焦作市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印发了《焦作市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实施方案》,科学构建了“通用基础标准、提供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四大体系,为标准化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国率先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特色标准体系;主导制定了《县乡村三级行政(便民)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规范》,使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对标升级改造,促进上下一致、内外统一;本着“对标修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定标贯标”的原则,组织各级各部门全面编制具体标准,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该局牵头编制的《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地方标准项目。
5月28日,《中国质量报》专版介绍了我市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工作先进经验。11月1日,在省政府召开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现场会上,我市介绍了“四级联动创国标、‘一网通办’提效能”的经验做法,标准更高、审批更快、服务更优的焦作政务服务品牌叫响全省。
打造依法行政质监品牌
本报记者 高小豹
8月7日上午,市质监局在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被授予“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牌匾。这是该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检系统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河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之后的又一殊荣。
近年来,市质监局以建立服务人民为中心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为目标,以创建服务型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单位为重要抓手,按照“把握出发点、抓住关键点、找准结合点、打造闪光点、消除风险点、筑牢防控点”的工作思路,筑牢了全局思想之基,叫响了“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的口号,把法治质监的理念贯穿履职尽责的全过程,把“服务”二字植根每项业务活动中。同时,该局突出“抓理念、抓规范、抓队伍”三个关键点,以点带面,扎实推动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打造了依法行政质监品牌。
三年来,全市质监系统办理行政调解案件1712件,调解成功率为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涌现出了全国质检系统执法办案能手等一批先进典型。
我市签约郑州大都市区
(五城)标准联盟
本报记者 高小豹
10月12日,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五市代表共同签约成立了郑州大都市区(五城)标准联盟。
该联盟的成立,旨在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城市共同发展主题,深入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形成联盟间标准化创新发展共同体和新优势。这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务院《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推动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五个城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区的有效手段。
我市签约郑州大都市区(五城)标准联盟,融入郑州大都市区,是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我市搭乘郑州大都市区建设这一平台,加强区域标准化合作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给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主动作为
本报记者 高小豹
今年年初以来,市质监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作为,持续求进,务实担当,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升我市质量整体水平,为我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力量。
市质监局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四城联创”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法律宣传志愿服务、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四城联创”洁城志愿服务等五大类12项志愿服务活动,出动志愿者460人次。
该局80余名同志注册成为“文明使者”志愿者;每周五早晚高峰按时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开展捐衣活动,共捐赠棉衣、手套、帽子、裤子等衣物100余件,唤起了干部职工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文明旅游宣传、文明执法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了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
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市质监局坚持环保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制度,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暨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对全市5家煤矿企业、55家型煤生产加工企业、12家燃煤发电机组用煤企业的煤炭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截至目前,共抽检593批次,已检验544批次,合格535批次,合格率达98.3%。督促我市124家废气、96家废水重点监控企业配合省计量院积极开展排放口自动监控基站计量器具周期性强制检定工作。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今年,市质监局多次走访对口帮扶村温县李召村,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帮助该村建成了全镇藏书量最大的农家书屋,成了该村干部群众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同时,该局通过座谈走访、筹措资金、寻找项目、解决低保、改造危房、慰问老党员、节日送温暖等活动,将扶贫工作做实做好。
围绕高质量发展
提升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提升已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意志,作为质量工作的主管部门,今年,市质监局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为主线,坚持牵头抓总,以产品和服务质量为重点,着力提升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努力开创新时代具有焦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提升我市质量整体水平,今年年初,市质监局印发了《焦作市质监系统“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对我市近三年的质量提升行动目标进行了明确,对各项活动开展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组织开展了“双百”质量提升行动和“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行动,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激发企业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全力破除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不强、质量技术基础薄弱等难点和瓶颈,从源头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同时,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在充分调研和科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焦作市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我市质量提升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凸显品牌效应,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积极开展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鼓励和指导7家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大力培育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单位,并深入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示范培育工程,聘请专业的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对我市重点培育企业进行全方位指导,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改进生产工艺,完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提高质量,标准先行。市质监局充分发挥标准提升对质量变革的引领和倒逼作用,强化标准引领,打造品质焦作。
深入贯彻实施《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与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对照主要任务,对应重点领域,开展“达标对标”促质量提升工作。在市质监局的指导帮助下,修武县党建标准化试点和武陟县养老服务中心申请创建的养老服务获批复,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氟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通过中期评估,国网修武电业公司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评审专家终期考核验收。
今年,市质监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高认证认可供给质量为主线,深入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认证升级行动和“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使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有效促进了全市产品、服务供给质量的提升,认证认可的质量基础作用不断得到夯实。
2018年,全市共有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自愿性体系认证有效证书1279张,同比增长20.8%;获证企业774家,同比增长25.8%;强制性认证有效证书675张,同比增长15.2%;强制性认证企业数达138家,同比增长20%。如今,认证认可已广泛融入我市生产、服务、流通等各领域,成为质量提升、建设美丽焦作、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先进手段、可靠工具和重要支撑。
力保民生
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水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市质监局将优势定位于技术、价值定位于服务,紧紧聚焦我市中心工作,围绕社会民生,实施精准服务、延伸服务,着力提升我市人民幸福水平。
2018年,市质监局突出抓好民生计量、计量技术机构监督、计量标准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计量宣传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计量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计量服务。
开展“阳光纤维”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校服质量的监督管理。组织对辖区高校新生入校时的床上用品和军训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纤维制品质量安全,坚决杜绝“黑心棉”制品进入学校。认真做好棉花的各类公证检验工作。截至11月,完成期货交割棉公证检验859批36989吨,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2358批101141吨。
特种设备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是市质监局严守的两大安全底线。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该局加强对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压力管道等进行隐患排查,强化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实地督导,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集体约谈,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通过强化证后监管、专项整治、不合格后处理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紧紧围绕消费品、农资、建材、汽车配件、环保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深入开展“质检利剑”“双打”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规范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市质监局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及时调整更新权责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探索推进“互联网+行政执法”,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创新执法模式,共享执法信息,拓宽服务渠道。简化审批程序,进一步压减申报材料,并最大限度缩短获证期限,获证期限由原来的6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全面实行生产许可证全过程网上办理,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发证,实现全程电子化、无纸化审批。通过开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
厚植廉政文化
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从强化领导、加强教育、严格监督、完善制度等方面着手,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着力打造高素质的质监干部队伍,为新时代焦作质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强保证。
市质监局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地生根。今年,共处理上级纪委转批的线索4起、办结4起、党政纪处分4人、诫勉谈话4人。
该局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支持纪检监察工作,违纪违法必究。认真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投诉,对上级批转的信访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上报案件办理情况。把重要岗位且可能提拔使用的领导作为执纪审查的重点,形成持续威慑,营造出不敢腐的氛围。
同时,市质监局着力抓实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工作,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在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的同时,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大力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
为全面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常态长效机制,市质监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
该局党组召开了专题党组会,制订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及责任部门,成立了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各党组成员按照整改方案明确的内容及工作职责分别牵头负责,带头剖析,带头整改,对各环节的工作严格把关。
11月30日,该局党组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带头聚焦6个方面的问题,深入查摆,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提出了务实的整改措施,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高小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