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改·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体育馆到太极体育中心
智慧园区让场馆 迈入“刷脸”时代
“10分钟健身圈” 市民健身更便捷
光影驿站
2002年 焦作大事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1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体育馆到太极体育中心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太极体育中心。
 
   

  体育,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正逐渐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力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焦作体育场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为焦作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生动注解,见证焦作竞技体育从弱到强、群众体育从少到多、体育产业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体育场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早的焦作体育馆,到如今占地1000多亩的太极体育中心,体育场馆的变迁,也见证了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奔跑速度”。

  “体育馆站到了。”随着公交车上语音报站器的响起,到站的乘客陆陆续续下车。记者下车后,走过一堵围墙,才看到一座被周边高楼所环绕的老建筑。

  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主任李卫东曾任焦作体育馆馆长,是这座建筑的见证者和管理者。据他回忆,焦作体育馆1979年开始筹建,1980年10月17日破土动工,1984年9月5日落成,历时3年11个月,工程费用400多万元。该馆主体高23米、东西长110多米、南北宽69米,建筑总面积10117平方米。馆内比赛大厅分为3层,底层为空腹式木地板比赛场地,一层和二层观众席安装座椅5700多把,是当时中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体育馆。

  1984年9月,焦作体育馆投入使用,先后承担了第十二届十省市青年篮球协作赛、全国青年篮球联赛、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部分项目比赛、U17乒乓球挑战赛等全国性和河南省重大比赛,并接待了各种文艺团体演出。

  “体育馆建成后,焦作才算有了真正的体育馆。”李卫东说,当时,焦作体育馆及周边附属建筑被称为焦作市体育中心,包含了体育馆、运动场、篮球训练房等体育建筑。焦作是全国篮球城市,篮球运动在我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只要有篮球比赛,球迷们就会凑在一起谈球赛。那时,焦作体育馆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是我市的文化活动中心,很多重要的大型活动都在那里举行。

  城市在发展变化,曾经“高大上”的焦作体育馆也渐渐变得跟不上时代步伐。

  自2000年我市举办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建设太极体育中心,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开建。2009年,第五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升格为由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主办。2010年,我市成功申办2014年省运会,太极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作为2014年省运会的主场馆,该项目建设正式提上日程。

  以“建设一流的场馆设施、组织一流的赛事活动、争创一流的比赛成绩、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营造一流的办赛氛围”为标准,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体育盛会。这是市委、市政府对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建设一流的省运会场馆是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坚实基础。对于如何履行好东道主的使命,焦作市谋划良久,成竹在胸。为了满足省运会的办赛需要,从接受承办省运会任务开始,我市把焦作体育场馆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筹措资金,开展省运会场馆建设。

  太极体育中心的开工建设,是焦作城市发展的大手笔,展示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大气魄。

  2010年12月30日,太极体育中心项目正式奠基;2011年8月破土动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馆及太极广场、室外体育设施。

  历时1000多个日日夜夜,数千名建筑者默默无闻的奉献、夜以继日的付出,使这个占地1156亩,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站在市丰收路上,远眺太极体育中心体育场,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把整个体育中心装扮得分外妖娆。走进太极体育中心,它以恢宏的气势、壮美的场馆、齐全的功能和全新的服务,吸引前来观赏人们的眼球,调动着人们的锻炼激情。

  太极体育中心是国内唯一以太极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大型体育场馆群。是我市在大力弘扬太极文化、打造太极拳国际品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城市标志性工程。太极体育中心占地866亩,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一场三馆”及其配套设施等,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馆及室外健身设施配套工程等。整个中心按照“现代、生态、和谐、可持续”的理念进行设计,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具备太极拳文化交流功能,即满足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要求,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的要求,太极拳培训及理论研究的要求。二是具备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即满足举办国内大型体育运动会及国际单项体育赛事的要求,高水平体育人才培训的要求,群众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的要求。三是具备满足助推第三产业发展功能,即围绕推进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场馆后期的良性运营。

  体育场:是太极体育中心最大的建筑,可容纳观众3.6万人,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为4层,第三层设有54个贵宾包厢,体育场在造型上新颖独特,两侧的罩棚采用一种抽象的“阴阳鱼”造型,体现了太极体育中心的太极元素。场馆可满足承办田径比赛、足球比赛、运动会开幕式以及举办大型文体、商业活动等需要。

  体育馆:有8000个观众座椅,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场馆的设计从空间高度、光照度、温度、通风、地面、音响等均符合各类大型活动的要求。整个场馆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太极文化展示、太极拳推广培训、太极演艺、太极拳理论研究等;二是在体育功能方面,除了可进行篮球比赛外,还可举行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五人足球、体操、武术等比赛;三是主场地西侧的表演区设计了升降式表演舞台,可举办各种规模的文艺演出活动;四是可举办不同规模的书画、摄影作品展览。

  健身馆: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馆内有4块木质篮球场地、12块羽毛球场,还有摔跤柔道房、武术房、乒乓球房、健身操舞房。除日常开放经营外,还有运动队训练、商业比赛、大型活动、会议、车展等多种用途,是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性场馆。

  游泳馆:被市民誉为“焦作水立方”,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共有1500个观众座椅,馆内设有标准比赛池、标准训练池、少儿习练池、儿童游乐池,是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国内一流游泳馆,并兼顾专业比赛、训练、教学以及群众水上健身娱乐。可承办游泳、花样游泳和国际单项比赛。

  此外,太极体育中心还有直径为300米的太极广场,广场中心有一个巨大的太极图形,可容纳上万人同时进行表演。风格独特的太极推手雕塑以及室外网球场、室外篮球场、室外门球场、室外网球场、太极拳文化展示馆、亲子健身园、棋苑、国民体质监测站等公共体育设施,让不少游客和市民叹为观止,感受到焦作之美。

  这个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太极体育中心具备了承办国内甚至国际大赛的能力,省运会在我市成功举办以后,这种能力逐步显现。太极体育中心从建成至今先后承办了河南省第十二届省运会暨全民健身大赛、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第九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中美篮球对抗赛、WCBA预选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

  自2014年8月太极体育中心交付使用以来,市体育部门及时接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新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优先的原则,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一座场馆,一次蝶变,体育场馆是一座城市的健康加油站,从焦作体育馆到太极体育中心,体育设施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开启了焦作体育事业的新时代。如今,这个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是焦作城市形象的又一个新坐标,已成为焦作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中心场所,它不仅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以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铸造了城市新精神,提升城市美誉度,还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加富有内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