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各级各有关单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生态立市战略,按照《焦作市森林城市建设三年提升计划》,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实施了太行山绿化、廊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平原防风固沙林、特色经济林等绿化工程,强力推进全市干线公路、县道两侧绿色廊道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升级改造,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春节刚过,我市就召开了2018年林业生态建设推进大会。11月23日,我市又召开了全市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焦作动员大会。一年两次召开林业大会,市委书记、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在焦作历史上前所未有。为加强对国土绿化提速建设森林焦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参照省里的模式,专门调整了市绿化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任第一主任委员,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任主任委员,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
9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焦作市城市绿化条例》。《条例》的出台,为促进我市城市绿化事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为把造林绿化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市与县、县与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专项督导机制,坚持“一周一通报,两周一点评,一月一曝光”制度,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督导。
我市各级政府把义务植树纳入本地生态建设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建设一批不同类别、层次、数量和规模的义务植树基地,大力开展市、县、乡机关义务植树活动。我市还积极营建“拥军爱民林”“先锋林”“兴业林”“巾帼林”“共青林”等纪念林,大力倡导社会各界参与义务植树,丰富全民义务植树文化内涵。
2月22日,春节过后第一天,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推进大会刚刚结束,市五大班子领导立即奔赴市直植树活动主会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洪河村老丁沟主会场,市领导王小平、徐衣显等,一到植树现场就兴致勃勃地拿起铁锹等工具开始植树。当天,参加义务植树的市直单位有12个系统167个单位,种植海棠、银杏、侧柏、枇杷等苗木近8万棵,栽植刺玫、连翘等苗木近2.5万株。
为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节40周年的到来,3月12日植树节当天,植树活动再掀高潮。焦作军分区会同市林业局,协调驻地武警支队、91医院、消防支队、驻军单位200余名官兵,来到老丁沟附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共植树造林近100亩,栽植各类树苗1万余株。
为推进焦作市森林城市建设,完善黄河防洪工程的生物防护体系,市河务局今年共完成植树9.6万余棵。借助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的契机,今年3月底,市河务局与团省委、黄委会共同举办了“保护母亲河·青年在行动”——“河小青”助力河长制暨水法宣传活动,在黄河大堤上植树2000余株,为今年的植树活动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按照《关于开展2018年城区工业企业义务植树及北山绿化工作的通知》精神,焦煤集团焦作市城区境内企业的植树任务被统一安排在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洪河村山地;修武县境内的方庄一矿、方庄二矿、方鑫隆公司等单位按照当地政府的安排,积极与修武县七贤镇政府对接,从资金方面做好支持工作。截至3月底,焦煤集团焦作市城区境内企业已按要求如期完成市工信委安排的义务植树任务,共计栽种侧柏、黄连木2000株。焦煤集团下属矿(厂)区单位对厂区及矸石山绿化工作十分重视。截至目前,各单位已累计投入资金189万元,共植树39443棵。
小游园是行人短暂游憩的场地,是公共绿地的一种形式,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而且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精神需求。2018年,解放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原则,加大小游园的建设力度,在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入口处焦武路两侧、与新河景观带相连处,投资6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2亩)的小游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山阳区北部太行山区是国家太行山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焦作城区的自然屏障。近些年来,该区已建成5600余亩的侧柏林。2018年,该区积极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在北部山区红色教育基地——巡返村山体上半部实施了太行山石质山区高标准快速绿化综合技术创新模式,高标准造林300余亩,栽植高规格侧柏等苗木1.68万株,成活率达98.8%,实现了“当年造林、当年成林、当年出绿化景观”的高标准快速绿化效果,并全面提升了巡返村山体上半部的绿化水平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巡返村红色教育基地景区森林景观的全覆盖,对促进巡返村红色教育基地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经过一年努力,我市国土绿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森林资源培育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森林资源培育20.37万亩,占任务的112%。全市林地面积达16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活立木蓄积量达54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质量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市级林业重点工程,2018年度我市境内高速公路两侧9591.12亩绿化任务,主要干线公路、县道306公里1.1万亩绿色廊道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林业生态根基不断巩固。一是太行山绿化工程稳步推进。二是公路两侧绿化标准进一步提升。重点对我市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县道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其中,对修武县境内郑云高速公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进行高标准绿化,对郑焦晋、长济、焦温3条高速公路两侧30~50米范围内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对干线公路、县道两侧30~50米范围内进行高标准绿化。公路廊道的绿化不仅有效改善了公路沿线群众的出行环境,有力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而且优化了我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出入口道路通行环境,为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和美丽焦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平原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林业资源保护全面加强。2018年,全市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毁坏公路绿色廊道绿化树木专项行动”“非法占用林地破坏湿地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位,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效开展,共计防治20余万亩,有效预防了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大力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春季候鸟保护执法行动,加强对大沙河鹭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今年共救护天鹅、雀鹰、白鹭、红隼、燕隼等野生动物21种130余只。
林业产业发展持续提升。2018年,全市林业社会总产值达45亿元,全市以建设黄河滩区工业原料林基地、沿太行山经济林基地为重点,通过调整林种结构,初步形成了山上防护林、山下经济林、农田防护网、滩区用材林的生态经济型林业新格局,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林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等结构渐趋合理。目前,全市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480家,年加工能力54万立方米,年产值9亿元,有25万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相关产业,较好促进了新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达4家(云台山、市森林公园、青龙峡、青天河)。全市花卉林木种苗基地蓬勃发展,发展鲜切花、绿化苗木等4.6万余亩,产值近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