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12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邀请省、市多家新闻媒体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成绩、措施等情况。
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较为明显,今年1~11月份,全市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13微克/立方米、65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9.7%、11.1%,下降率位列全省第三;优良天数为151天。其中,我市9月份PM2.5浓度月均值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截至目前,全市PM10、PM2.5平均浓度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之内。
我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今年1~11月份,大沙河修武水文站、沁河武陟渠首、共产主义渠获嘉县东碑村、蟒河温县汜水滩4个省控责任断面达标率位列全省第二,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年均值同比均有大幅下降,最高下降比值达56.9%,累计获得省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金580万元。
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有力,已经完成农用地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工作;启动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确定了辖区内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开展了土壤与农产品协同采样、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等工作。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