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许明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河南省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相关要求,近日我市制订了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2017年相比,力争到2020年使较大事故、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0%以上。
市政府安委会负责人表示,按照《焦作市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在今年年底前制订本地综合实施方案和本行业专项实施方案,并报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指导、监督企业认真学习领会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风险,科学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责任措施,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公告警示,及时排查消除隐患,形成安全风险“四色图”、风险公示告知栏、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岗位安全“手指口述”等可视化工作成果,并将风险隐患信息录入省智能化安全监管综合平台,实现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闭环管理;要加强专业技术保障,开展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规范方面的宣贯培训,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充分掌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流程,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辅导;要加快信息平台应用,在今年年底前,全市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全部录入省智能化安全监管综合平台,并实现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要改革创新监管执法,建立与双重预防体系相适应的线上线下精准执法机制,定期组织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线上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核查处理预警信息,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执法,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好的企业减少检查执法频次,对风险隐患管控不力的企业增加检查频次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检查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强化安全诚信管理,推行企业和员工承诺公告制度,快速归集共享企业落实双重预防责任的信息,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企业安全诚信挂钩,对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的企业,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要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加快推进城区重大危险源搬迁改造和城市河道、道路、管线等综合治理,积极推广智慧交通、智慧用电、智慧电梯、综合管廊等先进适用技术,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区、矿山塌陷区、危险化学品罐区等危险区域安全防护避让措施,从源头上消除区域安全风险。此外,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全面推动、行业指导、企业落实”的原则,落实属地监管职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辖区各行业和各类园区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推动本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本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为该项工作的动员部署阶段。明年1月1日至6月底为重点推进阶段,重点推进并基本建成煤矿、道路运输、建设、文化、旅游、民爆、卫生、教育、冶金、商贸10大重点行业领域的双重预防体系。明年7月1日至12月底是全面实施阶段,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在各行业、各类园区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双重预防机制。2020年1月1日至12月底是持续提升阶段,确保各县(市)区和各行业、各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稳定运行,并持续完善优化,不断巩固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