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落叶之后长新芽,寒冬过后是暖春。鑫诚股份总经理张国平说,鑫诚股份的取舍之举,简而言之,即立足长远,逐步剔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引进并建立能促进企业发展的因素,在自我超越中使国家得利、员工受益。
始建于1951年的市轻工耐火材料厂,于1998年宣布破产,其间两次拍卖无人问津。深思熟虑后,靳艳军和张国平毅然辞去原本舒适的工作,勇挑企业自救担子,组织员工承债式整体购买破产企业,于1999年11月创立鑫诚股份,开始爬坡上坎。
转型升级,大势所趋。20世纪末,刚刚完成改制的鑫诚股份,在认真分析行业走势、审慎研判市场动向的基础上,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成为我市中心城区外迁企业发展的典范,进而成为我市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的典范。
直面发展和环保的双挤压,鑫诚股份壮士断腕,腾笼换鸟,整体搬迁,易地改造,革新工艺,再造新鑫诚。说了算,定了干。从2003年8月起,仅用两年时间,总投资1.2亿元的大型现代化耐火材料企业便在一片乱石滩上拔地而起。之后,志存高远的鑫诚股份更是动作频频:2008年,投资4000万元实施扩建工程,产能跃至25万吨;2009年,总投资2亿元、年产25万吨、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三期工程,一举奠定行业龙头地位。发展无穷期,事业不停顿。鑫诚股份先后参股创立了鑫科耐火材料、鑫诚特种材料、鑫诚高温材料和鑫诚矿业4个公司,并以鑫诚股份为核心,组建了拥有原料开采、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完整产业链条的鑫诚耐火材料集团,为客户提供整套的延长窑炉使用寿命、使窑炉更加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成为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的领跑者。
腾笼换鸟,于鑫诚股份而言,是关键中的关键。据此,鑫诚股份搬出了新技术,搬出了新工艺,搬出了大规模,搬出了一个后劲勃发的新鑫诚。
目前,鑫诚股份总资产由改制时的不足1400万元增至近11亿元,去年缴税增至5360万元,同比增长83%。今年前9个月,已缴税款5763万元,预计全年缴税8500万元。据此,鑫诚股份从行业的“小不点”,蜕变成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综合排名第一的企业。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鑫诚股份虽然先天弱小,并且无多少后发优势,但凭借着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苦练内功,采用先进新型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了“老树”发“新芽”的华丽转身。
鑫诚股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产品升级,进一步拓宽产业领域,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采用高效节能环保隧道窑和天然气梭式窑烧成工艺的自动化耐火材料生产线,完成了高档材质对低档材质的替代、不定型产品对定型产品的替代、功能型产品对普通产品的替代。鑫诚股份主动与沈阳铝镁和贵阳铝镁两大国内顶级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投资建设了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和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企业始终走在全国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最前沿。
目前,鑫诚股份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鑫诚股份与两大设计院联合研制开发的低蠕变类耐火材料,成功替代法国进口材料,获得发明专利;研制生产的优质硅砖,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而且被原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总所认证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鑫诚股份拥有固定大客户107家,其中,与中铝旗下16家分公司和信发集团、东方希望集团、魏桥铝电集团等千亿元级大型集团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企业存亡,关键在市场。鑫诚股份始终秉承“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理念,坚持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铝加工行业耐火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每个产品都能追溯到生产员工工号,实现了“哪里有铝行业,哪里就有鑫诚产品”的全覆盖。鑫诚股份在产品发货前先行到达现场与客户沟通对接,在客户施工中现场跟踪,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合理安排产品发货,并及时征询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满足施工需要。针对山东华宇等用户的几个B型砖品种因尺寸大,难以成型,其烧成、生产效率、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鑫诚股份积极与用户和相关设计院沟通联系,最终对砖型进行了变更,保证产品顺利生产。针对生产山东天阳黏变砖时出现的裂纹问题,鑫诚股份从细粉细度、碾料质量、模具稍度及光洁度、成型操作方法、干燥温度、砖坯残余水分等方面从严控制,减少裂纹,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传统产业的出路在创新、在转型。鑫诚股份自觉担负起控制环境污染的主体责任,通过使用环保型煤气发生炉,一改过去以煤炭为干燥热源变成现在的以隧道余热为干燥热源,基本实现了无排放,环保效果极佳。鑫诚股份多次大规模对传统除尘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革新,采取密闭罩集气、机械排风、高效布袋除尘等先进工艺和设备,除尘率高达99.5%,而且回收的粉尘可用于再生产,彻底解决了烟尘排放问题。通过搬迁企业占地由原来的204亩减少到113亩,鑫诚股份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中国共有近3000家耐火材料企业,但在全球销售收入前10名的企业中没有中国企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在不增加耐材总量的前提下,产业结构向低消耗、节能、环保等方向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资源依赖度高、产品附加值低、装备落后、转型缓慢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未来耐火材料产业将很难再有2005年至2010年每年约25%的快速增长。”张国平说。